何时竹杖闲搘壁

出自宋代王灼的《和唐山叟所赠三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shí zhú zhàng xián zhī bì,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遍从江海濯清流,归老岷岷占上游。
心远欲联高士传,地偏仍似贾胡留。
何时竹杖闲搘壁,终日绳床懒命俦。
碧嶂红尘两相望,劳生笑我不知休。
()
清流,欲联,绳床,相望,不知

译文:
在江海中洗涤清流,我回到老岷岷占据上游。
心灵渴望与高士交流,但处境却像贾胡一般困留。
何时能闲坐在竹杖旁,整日懒散地躺在绳床上。
碧嶂与红尘相对望,辛勤劳作的人们笑我不知道休息的时候。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王灼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自己境遇的反思。他通过描绘自己洗涤江海的景象,表达了自己追求清净和高尚的心灵。然而,尽管他渴望与高士交流,追求精神的升华,却发现自己仍然受困于世俗的琐事,仿佛贾胡一样束缚在平凡的生活中。他渴望能够摆脱尘世的束缚,过上闲适自在的生活,但却总是被现实所困扰。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的意境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描述自然景色和自我反思,诗人表达了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种种束缚和困扰。诗中的"江海濯清流"和"归老岷岷占上游"揭示了诗人通过清洗心灵和追求卓越来回归自我,占据内心的上游地位。然而,"地偏仍似贾胡留"则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扰和束缚。最后两句"劳生笑我不知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辛勤劳作的人们的嘲讽,也呼应了诗人自己对于休息和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王灼深邃的心灵世界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索,给予读者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灼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王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