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高水部郎。宋代。陈师道。治出龙城守,名高水部郎。清明人共识,风味独难忘。骨立秦书瘦,须粘桧密香。烹鲜师老耳,曳尾肯蒙庄。
《送何子温移亳州三首》是宋代陈师道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好友何子温离开城市,迁往亳州的情景。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治出龙城守,名高水部郎。
清明人共识,风味独难忘。
骨立秦书瘦,须粘桧密香。
烹鲜师老耳,曳尾肯蒙庄。
诗意:
这首诗以送别好友何子温离开城市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离别的感伤之情。诗中描绘了何子温在龙城担任水部郎官的经历和名声,以及他在城市中与朋友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诗人回忆起了与何子温一起品尝清明时节的美食,这种独特的风味让人难以忘怀。诗中还描述了何子温的形象,他秀瘦的身躯骨骼挺拔,如同秦人的形象,他的胡须上还留有桧树的香气。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何子温的敬重和祝福,表示即便离别,诗人仍然会珍惜他们之间的友谊。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离别的真挚情感。通过描写何子温在龙城的职位和声望,诗人展现了他对好友的赞美和敬佩之情。诗人通过清明美食的描绘,将离别的情感与季节和美食联系在一起,使离别的伤感更加深刻。诗中的形象描写生动准确,通过对何子温秀瘦的身躯和胡须上的香气的描绘,展现了他的个性特征和独特魅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祝福的情感,显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友情的珍重和思念之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对友谊和离别的感慨,给人一种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陈师道。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