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鞋竹杖最关身

出自宋代陈师道的《绝句四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áng xié zhú zhàng zuì guān shē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芒鞋竹杖最关身,散发披衣不待人。
三两作邻堪共活,五千插架未为贫。
()
关身,散发,待人,作邻,插架

《绝句四首》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芒鞋竹杖最关身,
散发披衣不待人。
三两作邻堪共活,
五千插架未为贫。

诗意:
这组诗词描绘了一个清贫而自足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衣食住行,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首句“芒鞋竹杖最关身”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朴素生活方式。芒鞋和竹杖都是简朴的生活工具,关身意味着与自己紧密相连,强调了作者淡泊名利的态度。

第二句“散发披衣不待人”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独立自主。散发披衣暗示作者生活简朴,不拘泥于外界评价,不追逐虚荣。不待人则表达了作者不依赖他人,自给自足的精神。

第三句“三两作邻堪共活”反映了作者与邻里和睦相处的情景。三两是指少量的粮食,意味着作者与邻居们共同分食,友好互助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五千插架未为贫”传达了作者对生活富足的理解。五千是一个夸张的数字,意味着作者的居所虽然简陋,但并不觉得贫穷,因为他拥有内心的满足和对物质的适度需求。

这组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物质欲望的淡化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诗人陈师道以朴素的生活态度和对人际关系的关注,展现了一种简单而真挚的生活哲学,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陈师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