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倏眼中

出自宋代陈造的《别俞君任通判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hú shū yǎn zhō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一代石湖翁,韩欧或其似。
当时出门下,如君屈几指。
论定难为才,我乃辈多士。
惟成方未器,正赖君礲砥。
师友系魂梦,栩栩辄千里。
惊见得此客,乾鹊预为喜。
一笑破千忧,天幸宁有此。
石湖倏眼中,此翁真不死。
()
一代,出门,如君,屈几指,论定,难为,多士,礲砥

《别俞君任通判三首》是陈造创作的宋代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一代石湖翁,
韩欧或其似。
当时出门下,
如君屈几指。
论定难为才,
我乃辈多士。
惟成方未器,
正赖君礲砥。
师友系魂梦,
栩栩辄千里。
惊见得此客,
乾鹊预为喜。
一笑破千忧,
天幸宁有此。
石湖倏眼中,
此翁真不死。

诗意:
《别俞君任通判三首》是陈造写给离别的朋友俞君的一组诗词。诗人以俞君的身份为切入点,表达了对俞君才能的赞美和对他离去的惋惜之情。诗中还描绘了诗人的心境和对友情的追忆,以及对俞君的祝福和对他不朽的信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俞君的描述,展现了陈造对他的深深敬佩之情。诗中以“一代石湖翁”作为开篇,将俞君比作当时的石湖翁,显示了他的卓越才华和杰出的地位。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俞君离去的惋惜,感叹他的才能难以被完全发掘,但仍然寄希望于他的未来成就。

诗中描绘了诗人与俞君之间的友情与师徒关系,将他们的情谊比作“魂梦”系于一起,跨越千里。诗人惊喜地发现了俞君的到来,预示着友情的再续。俞君的一笑,打破了诗人心中的忧虑,使他感到幸福和宁静。最后两句“石湖倏眼中,此翁真不死”,表达了诗人对俞君永恒存在的信念,认为他的才华与人格将长存于世间。

这首诗流露出浓厚的友情与师徒情怀,表达了作者对俞君才华的赞美和对他未来的祝福。通过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才华的认可,诗人展示了他对人情世故的独特洞察和对友谊的真挚追忆,使这首诗具有了深厚的情感和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陈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