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身未足道

出自宋代陈造的《感事十诗上李侍郎》,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shēn wèi zú dào,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
国工铸良剑,发白心志悴。
晶荧淬敛余,干莫并犀利。
入匣蛰虬龙,落手慑魑魅。
卫身未足道,适用在一试。
楼兰犹颉颃,顾汝岂虚器。
()
国工,铸良,心志,犀利,虬龙,魑魅,卫身,适用,颉颃

《感事十诗上李侍郎》是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国工铸剑的心路历程及剑的品质。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发心志悴,白发指的是国工铸剑的人已经年老,但他的心志依然燃烧着。他在铸剑的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努力,这些努力使他的心灵逐渐消磨殆尽,变得憔悴。

晶荧淬敛余,晶荧指的是剑身闪烁的光芒,淬敛则是指剑经过火热的淬火工艺而变得坚硬锋利。余指的是剩余的部分,这里暗示着剑身上的光芒和锋利只是剑的一部分,还有更深层的内涵。

干莫并犀利,干莫指的是剑的柄,犀利则是指剑的锋利。这句诗意呼应了晶荧淬敛余,表达了剑柄与剑锋的和谐统一,使得整把剑都具备了强大的威力。

入匣蛰虬龙,剑被收入剑匣之中,如同蛰伏的巨龙。这句诗意暗喻剑的力量被封存起来,等待时机的到来,一旦被解放出来,就像巨龙一样威猛无比。

落手慑魑魅,一旦握在手中,剑就能够震慑恶魔和怪物。这句诗意表达了剑的威力和力量,可以保护持剑者免受邪恶的侵害。

卫身未足道,适用在一试,剑虽然能够保护持剑者,但仅仅卫身还不足以显示出剑的真正价值。只有在实战中,剑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威力和用途。

楼兰犹颉颃,顾汝岂虚器,楼兰指的是古代西域的一个古国,颉颃则是指楼兰的古代乐器。这句诗意暗喻剑具有与楼兰乐器相媲美的价值,不是虚设的工艺品。

整首诗词以描写铸剑的过程和剑的品质为主线,通过对剑的形象和象征意义的描绘,表达了剑的威力、价值和用途。诗中运用了比喻、形象和意象的手法,使得整首诗词充满了力量感和艺术感。同时,诗词也折射出作者对铸剑工匠精神和剑的象征意义的赞美和敬仰。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陈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