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忘炷炉香。宋代。陈造。陶翁出宰县,径去亦天真。闲居诗成集,古雅仍深醇。坡翁访赤壁,临流双鬓新。小袖补衮手,千篇准过秦。两翁阅当世,眇若毫端尘。熙丰望义熙,爱君最忠勤。向非与道俱,宁尔著语亲。自我诵遗编,行身少知津。敢忘炷炉香,亦复雨巾。鼎鼎盖棺前,期无愧斯人。
《和陶渊明二十首》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陶渊明为主题,表达了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诗词通过写陶渊明出宰县的情景,展现了他的天真率性,他走过的小径也充满了自然之美。陶渊明在闲居时创作了许多古雅而深沉的诗篇,这些诗篇集结起来,成为了一部诗集。坡翁(指陈造自称)访问赤壁,站在江边,感受着水流的涛声,他的双鬓也因为时间而变得新鲜。他修补着袖口上的衮(指古代袍子袖口的装饰),准备向陶渊明的诗篇致敬。这些诗篇犹如千卷的典籍,超越了秦朝的文学成就。
两位翁(指陶渊明和陈造)览读当世之作,仿佛扪心无物。他们身处熙丰之望,但他们最为珍爱的是君子之忠勤。他们对道不免有所追求,但更愿意用亲近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陈造自己读着他先前写下的编撰的作品,他的行迹少有人知。他不敢忘记炷炉的香气,也常常佩戴雨巾。他希望在身后留下一个盖棺的声名,期望自己不会辜负对陶渊明的崇敬。
这首诗词通过赞美陶渊明和陈造自己的创作,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钦佩之情。诗人将陶渊明视为自己的楷模,赞扬他的诗歌深邃古雅,同时也自谦自己的文学造诣。通过对陶渊明的景仰和对自己的自省,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文学传统的传承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整首诗意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陈造对陶渊明及其文学成就的敬意和追思。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陈造。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