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乘此节寻萧寺。宋代。强至。金星隐地烁游车,那用行堤更筑沙。官妓趁时簪玉蕊,艺工随分赐银花。每乘此节寻萧寺,全胜当年醉习家。归漾彩舟欢意在,还延宾从尽流霞。
《和司徒侍中壬子寒食会压沙寺诗二首》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壬子寒食节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金星隐没、游车行驶的场景开篇,诗人以寒食节时的热闹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行人车马的熙攘场面,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以寒食节的独特氛围为背景,描述了官妓们戴上玉簪、艺工们得到银花奖赏的情景。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示了壬子寒食节时的盛况,也凸显了社会上对于艺术家和表演者的重视和奖赏。
在下一节中,诗人提到了寻访萧寺的经历,并以此来对比当年他在家中酒醉的境况。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展示了他对于寻求身心自由与宁静的追求。
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乘彩舟归来的欢乐心情,并以“流霞”来形容归途中的美丽景色。这里诗人以自然景色来衬托主人公的喜悦情绪,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寒食节的描绘,展现了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展示了宋代士人的审美情趣和对人生美好的向往。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至。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