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乐雍容浃庶民

出自宋代夏竦的《奉和御製幸金明池》,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ǎi lè yōng róng jiā shù mí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睿藻昭回侔列纬,时龙顺豫体苍旻。
岂同周穆临瑶水,凯乐雍容浃庶民
()
岂同

《奉和御製幸金明池》是宋代夏竦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恭维和颂扬皇帝的功德和仁政为主题,表达了皇帝的智慧和仁德广被天下人民所崇敬。

诗词以华丽的辞藻和典雅的文采展现,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和象征意象,将皇帝的崇高地位和治理能力进行了描绘。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睿藻昭回侔列纬,
时龙顺豫体苍旻。
岂同周穆临瑶水,
凯乐雍容浃庶民。

诗词中的“睿藻昭回侔列纬”表达了皇帝的聪明才智和睿智的统治。这句话用华丽的辞藻来形容皇帝的智慧和明晰的决策。

“时龙顺豫体苍旻”描绘了皇帝的治理能力,将其比喻为时代的龙,顺应天时,使国家繁荣昌盛。同时,这句话也展示了皇帝的仁德和宽厚的胸怀。

“岂同周穆临瑶水”这句诗词以比较的手法,将皇帝的崇高地位与古代贤王周穆王相提并论。周穆王是古代中国文化中的典范君王,此处暗示着皇帝也具备了类似的德行和才能。

最后一句“凯乐雍容浃庶民”表达了皇帝的善政和人民的幸福。皇帝的治理使得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享受着安定和幸福的生活。

这首诗词通过华丽的辞藻和隐喻,赞美了皇帝的治理才能和仁德,展现了皇帝的崇高地位和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同时,通过与古代贤王的比较,更加凸显了皇帝的伟大和卓越。整首诗词充满了赞美和颂扬之情,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皇帝的推崇和敬仰。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夏竦

夏竦(985—1051年),字子乔,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人。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

夏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