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老谁逢此。宋代。王珪。晓下金门路,君筵听召余。簪缨三寿客,笔削两朝书。身老谁逢此,恩深尽醉欢。传闻访遗事,应走史臣车。
《依韵和吴相公史院开局》是宋代文人王珪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晨从金门路下来,受到吴相公召见,参加宴会的情景。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晓下金门路,
清晨从金门路下来,
君筵听召余。
座上的贵人邀请我共进宴席。
簪缨三寿客,
身披华贵的服饰,年过六旬的客人,
笔削两朝书。
品味着两朝历史,对文献进行了修整。
身老谁逢此,
年事已高的我,何人能有如此机缘,
恩深尽醉欢。
深深感受到君主的恩宠,醉心于欢乐之中。
传闻访遗事,
听闻君相公寻访古代遗迹,
应走史臣车。
应当乘坐史臣的车辆前往。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受邀参加吴相公的宴会。诗人在清晨,从金门路下来,充满期待地走向君相公的筵席。他身披华贵的服饰,是一个年过六旬的客人,同时也是一位修整历史文献的人。他感慨自己年事已高,能有这样的机缘受到君主的恩宠,深深沉醉于欢乐之中。传闻中吴相公正在寻访古代的遗迹,诗人觉得自己应该乘坐史臣的车辆前往,与吴相公一同探索历史。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君相公的尊敬和欢迎,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和热爱,以及对晚年生活中难得的喜悦之情。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王珪。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