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年年看花去。明代。杨基。万松岭上梅千树,踏雪年年看花去。湖边十里翠裙腰,尽是看花醉眠处。花今憔悴不如前,人亦飘零二十年。梦魂不到西湖上,春色自绕南枝边。今年看花来杜曲,一树寒香照茅屋。别是人间冰雪魂,肌肤绰约清如玉。雪更玲珑玉更温,春风入颊淡无痕。数声残角黄昏后,独自相看半掩门。
《宜秋轩梅》是明代杨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万松岭上,梅花开满了千树,
每年踏雪而去观赏花朵。
湖边十里绿意盎然,
处处都是让人沉醉于花景的地方。
如今花儿已经凋谢不如从前,
人也漂泊了整整二十年。
梦魂无缘到达西湖上,
而春色却自然地围绕在南枝边。
今年来到杜曲观赏花朵,
一树寒香照亮着茅屋。
别样的人生如冰雪般的灵魂,
皮肤娇嫩,清透如玉。
雪更加晶莹玉立,玉更加温暖,
春风轻抚面颊,犹如淡淡的痕迹。
黄昏之后传来几声残角,
独自一人静静地倚着半掩的门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观察和感慨,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人生离散的思考。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万松岭上盛开的梅花,诗人每年都踏着雪去欣赏这美景,展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湖边的景色,描述了十里湖岸一片翠绿的景象,处处都是让人陶醉的花景。这些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恢弘,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转而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叹。他感叹梅花如今已憔悴不如从前,同时也自觉到自己的身世漂泊,已经过去了二十个春秋。这里,梅花作为诗人内心世界的象征,借以抒发对时间流逝和生命逝去的感慨。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表达了内心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他想到了自己无法到达的西湖,但却发现春色却自然地环绕在南枝边,这种美好的景象使他感到心旷神怡。这里,西湖和南枝边都是象征着诗人向往的美好生活和心灵栖息的地方。
最后几句,诗人通过对杜曲的描绘,展示了一种别样的生命境界和内心的安宁。他用"一树寒香照亮着茅屋"来形容自己所处的环境,表现出一种宁静和宜人的氛围。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比作冰雪般的灵魂,肌肤娇嫩而清透如玉,这种形象揭示了他对于纯洁和美好的生命追求。最后的两句,诗人描述了雪和春风的美妙,以及黄昏时分传来的残角声,这些都是给诗篇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寂的氛围。诗人独自相看半掩的门窗,意味着他对生活的思索和对人生的独立观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中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描写雪、春风和黄昏的景象,诗人也表达了一种忧伤和孤寂的情感,这使得整首诗更具有深度和内涵。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杨基。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