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愿无忧圣虑宽

出自宋代张元干的《止戈堂》,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nán yuàn wú yōu shèng lǜ kuā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谯门直北望燕山,乙巳年来例破残。
可但中原仍祸结,谁令东粤独偷安。
西师有请君侯力,南愿无忧圣虑宽
恶少至今犹胆落,云台须入画图看。
()
祸结偷安:只求目前的安逸;苟安。
无忧:1.没有忧患;不用担心。《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范献子谓魏献子曰:‘……从王命以紓诸侯,晋国无忧。’”《史记·张仪列传》:“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唐罗邺《上东川顾尚书》诗:“龙节坐持兵十万,可怜三蜀尽无忧。”宋朱熹《次瑞泉诗韵》:“终待寒泉食,无忧水镜昏。”2.佛教语。参见“无忧王”、“无忧树”。
恶少:恶少èshào品行恶劣的年轻无赖偷儒懦惮事,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者矣。——《荀子·脩身》自古圣贤多薄命,奸雄恶少皆封侯。——杜甫《锦树行》
胆落:胆落dǎnluò[panic-stricken;bescaredoutofone'swits]吓掉了胆逆夷更觉胆落心寒。——《广州军务记》
云台:1.高耸入云的台阁。《淮南子·俶真训》:“云臺之高,堕者折脊碎脑,而蟁蝱适足以翱翔。”晋郭璞《客傲》:“夫欣黎黄之音者,不顰蟪蛄之吟;豁云臺之观者,必閟带索之欢。”唐王勃《七夕赋》:“君王廼驭风殿而长怀,俯云臺而自矫。”宋张辑《洞仙歌·代寿张辰川》词:“问因何五马,踏月云臺。秋色里,却赏烟霞袖手。”2.汉宫中高台名。汉光武帝时,用作召集群臣议事之所,后用以借指朝廷。南朝梁沉约《为武帝与谢朏敕》:“今方復引领云臺,虚己宣室。”唐高适《宋中遇刘书记有别》诗:“白身謁明主,待詔登云臺。”宋范成大《寄赠泉石使李元直入觐》诗:“诸公上云臺,一叶渺湘浦。”3.汉宫中高台名。汉明帝时因追念前世功臣,图画邓禹等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后用以泛指纪念功臣名将之所。唐杜牧《少年行》:“捷报云臺贺,公卿拜寿巵。”清洪昇《长生殿·剿寇》:“拥大将,气雄哉,合图画上云臺。”4.山名。在陕西省华阴县境。即西岳华山的北峰。古代隐者和道家多居于此。唐李白《古风》之十九:“邀我登云臺,高揖卫叔卿。”王琦注引慎蒙《名山记》:“云臺峯在太华山东北。”清厉鹗《严朗屋写小像为杜子春事索题》诗之二:“云臺峯顶约驂鸞,杞犬芝童觅最难。”5.山名。在四川省苍溪县东南,接阆中县界。一名天柱山。6.山名。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境内。原为海中小岛,称郁洲,明代始与大陆相连。山上有水帘洞遗迹。李希凡《云台小记》:“云台山屹立在黄海之滨……所谓‘花果山’者,只是云台一百多个山头中的一陵。”7.道观名。唐李商隐《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锦里差隣接,云臺闭寂寥。”冯浩笺注:“所谓云臺观也。”宋刘克庄《水龙吟·己亥自寿》词之二:“愿云臺任满,又还因任,赛汾阳考。”
画图:(动)绘制各种图形(多指画图样、图纸、地图等):设计师正在精心~。②(名)图画(多比喻抽象意义上的图景):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极富韵味的~。

《止戈堂》是宋代张元干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战乱频仍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困境的忧虑。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谯门直北望燕山,
乙巳年来例破残。
可但中原仍祸结,
谁令东粤独偷安。
西师有请君侯力,
南愿无忧圣虑宽。
恶少至今犹胆落,
云台须入画图看。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局势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首句以谯门为起点,直望燕山,燕山象征着北方边疆,这里指代战乱频发的边疆地区。乙巳年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年份,可能是宋代某年,而例破残则暗示着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接下来的两句“可但中原仍祸结,谁令东粤独偷安”表达了作者对中原地区(即中央地区,指的是中国的核心区域)依然存在战乱和祸患的担忧,同时揭示了东南沿海地区相对平静的局面。这里东粤指的是东南沿海地区,独偷安则表明这种相对平静是不可持续的。

接下来的两句“西师有请君侯力,南愿无忧圣虑宽”通过请君侯和圣虑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统一和和平的期望。西师指的是西方的军队,可能是指辽朝的军队,而请君侯力则显示了对抗战争的期望。南愿无忧圣虑宽则表示南方渴望和平、希望国家能够摆脱困境。

最后两句“恶少至今犹胆落,云台须入画图看”表达了对战乱带来的伤害和困境的感叹。恶少指的是恶劣的年少之人,犹胆落表示即使到了现在,仍然心有余悸。云台指的是云台山,以山水之胜景来对比战乱的破坏,表达了对和平与宁静的向往。

这首诗词描绘了宋代时期的战乱局势,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困境的忧虑。通过对边疆地区的描写、对中原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对比以及对国家统一和和平的期望,诗词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动荡和战乱所带来的痛苦和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词既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境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元干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张元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