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朱亥袖椎来

出自宋代汪元量的《剑门》,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ān dé zhū hài xiù chuí lái,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剑门崔嵬若相抗,云栈萦回千百丈。
石角钩连皆北向,失势一落心胆丧。
侧身西望不可傍,猛虎毒蛇相下上。
安得朱亥袖椎来,为我碎打双叠嶂。
()
萦回,失势,心胆,侧身,不可,猛虎,毒蛇,相下,安得,叠嶂

《剑门》是宋代诗人汪元量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剑门山险峻的景象以及作者在其中遭遇困境时的心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剑门崔嵬若相抗,
云栈萦回千百丈。
石角钩连皆北向,
失势一落心胆丧。

侧身西望不可傍,
猛虎毒蛇相下上。
安得朱亥袖椎来,
为我碎打双叠嶂。

中文译文:
剑门的崔嵬山势犹如相互对峙,
云栈盘绕,延绵千百丈。
险峻的山角向北延伸,
失去了力量,心灰意冷。

侧身西望不能依附,
猛虎和毒蛇从下而上。
如何能得到朱亥的帮助,
为我击碎双重峻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剑门山的险峻景象,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的无奈和失落之情。剑门山被描绘为崔嵬、云栈萦回的地方,给人一种壮丽而险峻的感觉。石角钩向北延伸,象征着作者失去了势力,心胆俱丧,面临着困境和挑战。

诗中提到侧身西望,表示作者不能依附于强者,要独立面对困境。猛虎和毒蛇象征着困境中的危险和艰难,作者处于困兽之斗的境地。

最后两句中的朱亥袖椎是指一个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作者希望得到他的帮助,帮助自己摧毁这重重险阻。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的无奈和渴望得到帮助的心情,同时也展现了对险峻环境的敬畏和对困境的坚持与挑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