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弟兄如梦同

出自宋代汪元量的《晓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ì hǎi dì xiōng rú mèng tó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痴坐书窗待晓钟,背灯无语意无穷。
一家骨肉正愁绝,四海弟兄如梦同
西舍东邻今日别,北鱼南雁几时通。
行行忍见御沟水,流出满江花片红。
()
书窗,语意,无穷,骨肉,愁绝,四海,弟兄,如梦,舍东邻,流出,花片

《晓行》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的景象,通过充满哀怨和离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译文:
黎明时分漫步而行,
坐在窗前等待黎明的钟声。
背对着灯火,无言地思索着无尽的意义。
家中亲人正处于困境之中,
四海之内的亲兄弟如同梦幻般遥远。
今日与西边的邻居告别,
北方的鱼儿和南方的雁儿何时会相聚。
我忍受着沟渠中的水悠悠流淌,
水中漂浮的红花片片,如同满江一般。

诗意与赏析:
《晓行》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离愁。黎明时分,作者在窗前等待黎明的钟声,这种等待的心情暗示着他对新的一天的期待和希望。而背对灯火,无言地思索着无尽的意义,则体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种种困惑和苦闷的感觉。诗中提到的家中亲人困境、四海亲兄弟遥远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友情的思念之情,以及感叹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无奈。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作者与邻居的离别和对北方鱼儿、南方雁儿的思念,展现了作者对离别和相聚的期盼,以及对自然界变幻的关注。而最后一句诗则以流动的水和漂浮的红花,象征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以及美好事物的瞬间存在。

整首诗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别离和相聚,以及生命的短暂和变幻无常。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唤起读者对生活中离愁别绪的共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