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岸人家插酒旗

出自宋代汪元量的《京口野望》,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àng àn rén jiā chā jiǔ qí,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傍岸人家插酒旗,受降城下客行稀。
南徐白昼虎成阵,北固黄昏鸦打围。
乱后江山元历历,愁边杨柳极依依。
櫂歌渔子无些事,网得时鱼换酒归。
()
傍岸,人家,客行,白昼,打围,依依

《京口野望》是宋代汪元量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岸边的人家插上酒旗,
受降城下的客人行走稀。
南方徐徐白昼成了虎阵,
北方固守的城黄昏被鸦围。
乱世过后,江山变得清晰可见,
忧愁的边缘,杨柳枝枝依依。
划歌的渔子无忧无虑,
在捕鱼时,网中的鱼换成了酒,归去了。

诗意:
《京口野望》描绘了一个动荡时期的景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通过对京口的描绘,展现了战火纷飞后的凄凉景象,受降城下的客人寥寥无几,南方的景象虽然明媚,但却隐藏着危险,北方的城池被敌人围困,黄昏时分更显凄凉。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希望和欣慰,乱世之后,江山依然清晰可见,杨柳依依,生命的力量和坚韧在诗中得以展示。

赏析:
《京口野望》以简洁的词句描绘了一个动荡时期的景象,通过对南北两地景象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战乱时期的忧愁和对家国命运的关切。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南方和北方的景物,折射出时局的艰难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也蕴含了作者对家园的眷恋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诗中的渔子形象富有生活气息,他们无忧无虑地划歌捕鱼,这种形象象征着普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安宁的期待。整首诗词意境独特、意蕴深远,既展现了战乱年代的凄凉,又透露出对希望和美好未来的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