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樽出石隈

出自宋代汪元量的《济渎》,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īn zūn chū shí wēi,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玉简投潭洞,金樽出石隈
龙光蟠窟宅,蜃气结楼台。
卷地风雷起,掀天雨雹来。
人间为济渎,水底即蓬莱。
()
金樽风雷:狂风和暴雷。比喻气势浩大而猛烈的冲击力量:革命的~。
人间:(名)人类社会;世间:春满~。[近]世间|人世。

《济渎》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简投潭洞,金樽出石隈。
龙光蟠窟宅,蜃气结楼台。
卷地风雷起,掀天雨雹来。
人间为济渎,水底即蓬莱。

诗意:
这首诗以济渎为题,描述了一幅奇幻景象。玉简从潭底投下,金樽从石隈中升起。龙的光芒在洞窟中盘旋,蜃气凝结成楼台。狂风和雷电卷起地面,天空中降下暴雨和冰雹。人间是济渎之地,水底则是蓬莱仙境。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展现了诗人的想象力和艺术表达能力。玉简和金樽的出现,给整个景象增添了神秘和珍贵的色彩。在诗中,龙光蟠窟宅和蜃气结楼台的描绘,营造出一个奇幻世界的氛围,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

诗中的风雷、雨雹等自然现象的描绘,通过狂暴的气象表现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激荡和矛盾。风雷和雨雹的出现,象征着世间的纷扰和无常,与水底的蓬莱仙境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现实与理想的分离。

整首诗以济渎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矛盾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人间是济渎之地,而水底则象征着诗人对超脱尘世的追求,将人间的忧愁和纷扰置于水底的蓬莱之外。这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困扰的反思,是许多文人士子所共有的情感体验。

总之,这首诗词以奇幻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矛盾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通过济渎与蓬莱的对比,诗人展示了对超脱尘世的渴望,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