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峰前十二滩。宋代。汪元量。赤甲山连白帝山,三巴三峡百牢关。孤舟行客愁无那,十二峰前十二滩。
《夔门》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行旅中的孤寂和忧愁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赤甲山连白帝山,
三巴三峡百牢关。
孤舟行客愁无那,
十二峰前十二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川的壮美,以及行旅中的孤寂和忧愁之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句"赤甲山连白帝山",形象地描绘了连绵的山脉景观。"赤甲山"和"白帝山"代表了两座山峰,它们相连在一起,给人一种壮观的景象。这里使用了"赤甲"和"白帝"两个形容词,运用色彩的对比,增强了描绘的效果。
接下来的两句"三巴三峡百牢关",进一步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三巴"指的是巫山、巴山和奉节山,而"三峡"是指长江三峡的独特景致。"百牢关"则是指沿途的关隘,象征着险要之地。这些描写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壮丽景观的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孤舟行客愁无那,十二峰前十二滩"表达了行旅中的孤寂和忧愁之情。"孤舟行客"指的是独自一人划船的旅行者,"愁无那"表示其内心的忧愁无法排解。"十二峰前十二滩"则是指行程中的十二座山峰和十二个急流险滩,这里的"峰"和"滩"象征着困难和挑战。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的孤独感和压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行旅中的内心体验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困境的思考。这种对自然的倾慕和对人生的感悟,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共鸣。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