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儿女泪交流。宋代。汪元量。丞相催人急放舟,舟中儿女泪交流。淮南渐远波声小,犹见扬州望火楼。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二》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舟中儿女泪交流,
丞相催人急放舟。
淮南渐远波声小,
犹见扬州望火楼。
译文:
在船中,男女儿女交流着眼泪,
丞相催促人们快速放船。
淮南渐渐远去,波音渐渐微弱,
但我仍能看见扬州望火楼。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主人公被丞相催促着放船离去。在船上,男女儿女们互相交流着泪水,表达着他们对别离的不舍之情。渐行渐远的船影,渐渐将淮南的波音变得微弱,但即便如此,主人公仍能远远地看见扬州的望火楼。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表达了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景,通过船中儿女泪交流的描写,展现了离别的悲伤和别离时的心情。诗中的丞相催促放船,暗示了离别的紧迫感和无法挽留的现实。淮南渐渐远去,波声渐弱,表达了主人公与故乡逐渐远离的感觉,而望火楼的出现则是一种希望的象征,让人们想起扬州的繁华和故乡的美好。整首诗以简练的句式和明快的行文,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主人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它以凝练的表达、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给人以共鸣和思考。同时,它也展示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艺术魅力,是一首值得欣赏和品味的佳作。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