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藉落花春不管

出自宋代刘过的《书越州能仁寺壁》,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áng jí luò huā chūn bù guǎ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流光转眼一飞梭,如此头颅奈老何。
狼藉落花春不管,竹鸡啼处雨声多。
()
流光:1.谓福泽流传至后世。2.流动、闪烁的光彩。3.特指如水般流泻的月光。4.指如流水般逝去的时光。
飞梭:飞速运动的梭子。飞梭实际上是安装在滑槽里带有小轮的梭子,滑槽两端装上弹簧,使梭子可以极快地来回穿行。
头颅:(名)脑袋;人的头:抛~,洒热血(喻指壮烈牺牲)。
狼藉:(书)(形)①乱七八糟,非常杂乱:屋里一片~。②人的名声坏到极点:声名~。
落花:落花是汉语词语,拼音:luò huā释义:凋谢而落下的花朵出自《惜花》。
不管:(连)用法同“不论”:~你有什么困难,也要上学读书|~是我还是你,都得坚持原则。②(动)不管理;不照顾:夫妻两个整天忙于工作,谁都~孩子。
竹鸡啼处雨声

《书越州能仁寺壁》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流光转眼一飞梭,如此头颅奈老何。
狼藉落花春不管,竹鸡啼处雨声多。

译文:
时间如流光般转瞬即逝,我头发如此斑白,老去何能阻挡。
春天中,落花散乱无序,没有人去整理,而竹鸡的啼叫处,雨声不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岁月无情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第一句表达了时间的飞逝,流光转瞬即逝,让人感叹光阴易逝,年华如梭。第二句以作者自身的头发斑白为象征,传达了老去的无力感和无法抵挡时间的力量。第三句以落花为比喻,揭示了春天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漫不经心。最后一句以竹鸡的啼叫和雨声作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多雨的场景,表达了忧郁和沉思的情绪。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生命短暂和岁月无情的主题。诗人以流光、老去、落花和雨声等意象,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脆弱与无常相结合,给人一种深深的思索和感慨。诗中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印象深刻的感受。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通过对比和隐喻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进而引发对时间、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情感,展示了刘过独特的诗歌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刘过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