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车未暇求民瘼

出自宋代魏野的《上知府大同王太尉》,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à chē wèi xiá qiú mín mò,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履历三朝五十春,坐棠难见辍元臣。
分茅已是无双将,折桂兼为第一人。
郡邑暂时劳抚恤,华夷尅日望陶钧。
下车未暇求民瘼,先向东郊访隐沦。
()
履历:(名)①个人的经历。②记载履历的文件。
见辍元臣分茅折桂:(动)晋代郤(xì)诜(shēn)回答晋武帝时说自己“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来就用“折桂”比喻科举考试中被录取,现比喻竞赛中获得第一名。
第一人劳抚恤下车:1.从车上下来。2.官吏赴任。
民瘼隐沦

《上知府大同王太尉》是宋代魏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履历三朝五十春,
坐棠难见辍元臣。
分茅已是无双将,
折桂兼为第一人。
郡邑暂时劳抚恤,
华夷尅日望陶钧。
下车未暇求民瘼,
先向东郊访隐沦。

诗意:
这首诗词描写了一位名叫大同王太尉的知府。他在政界有着丰富的履历,已经经历了三朝(指三个朝代)五十个春天。然而,他因为坐在棠树下,很难见到曾经的元臣(指曾经的官员)。尽管他已经是分茅(指分官职)的官员,但他仍然是无人能及的将领。他在文职和武职上都取得了第一的成就。他在各个郡邑中暂时停留,劳心劳力地慰问和救济百姓,而华夷(指中原和边疆)的人们都期待着他能成为像陶渊明那样贤明的君主。然而,他还没有下车就已经顾不上寻求民间的疾苦,而是首先前往东郊寻找隐沦之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大同王太尉的事迹和情感,展示了他的才干和为政者的担当。诗中提到的"三朝五十春"和"分茅已是无双将"表明他在政治事务上经验丰富,已成为无人能敌的将领。同时,"折桂兼为第一人"也突显了他在文职和武职上的卓越成就,是当时的佼佼者。

另外,诗中描绘了大同王太尉关心百姓的一面。尽管他地位显赫,但他仍然暂时停留在各个郡邑,关心劳动人民的劳苦,并努力提供救济。这体现了他作为一位知府的责任感和关怀之心。

最后,诗中的"华夷尅日望陶钧"表达了人们对大同王太尉的期待。华夷代表了中原和边疆地区的人民,他们都希望大同王太尉能成为像陶渊明那样贤明的君主,能够为他们带来安宁和繁荣。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大同王太尉的形象和他的所作所为,展现了他的政绩和人格魅力。通过对他的赞美和期待,诗词传达出对忠诚、才干和为政者的赞扬,并反映了宋代社会对高尚道德和政治能力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魏野

(960—1020)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魏野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