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豚浪走不复保。宋代。苏辙。高安昔到岁方闰,大水初去城如墟。危谯堕地瓦破裂,长桥断缆船逃逋。漂浮隙穴乱群蚁,奔走沙砾摧嘉蔬。里闾破散兵火后,饮食敝陋鱼虾余。投荒岂复有便地,遇灾只复伤羸躯。人言西有蛟蜃穴,闰年每与风雷俱。漫沟溢壑恣游荡,倾崖拔木曾须臾。鸡豚浪走不复保,老稚裸泣空长吁。滞留再与兹水会,沦胥未哂斯民愚。人生所遇偶然耳,得失何用分锱铢。
《次韵王适大水》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次韵王适大水》
高安昔到岁方闰,
大水初去城如墟。
危谯堕地瓦破裂,
长桥断缆船逃逋。
漂浮隙穴乱群蚁,
奔走沙砾摧嘉蔬。
里闾破散兵火后,
饮食敝陋鱼虾余。
投荒岂复有便地,
遇灾只复伤羸躯。
人言西有蛟蜃穴,
闰年每与风雷俱。
漫沟溢壑恣游荡,
倾崖拔木曾须臾。
鸡豚浪走不复保,
老稚裸泣空长吁。
滞留再与兹水会,
沦胥未哂斯民愚。
人生所遇偶然耳,
得失何用分锱铢。
译文:
高安曾经遭遇了闰年洪水,
大水刚退城市变得破败。
危墙倒塌,地面瓦片破裂,
长桥断了缆索,船只逃逸。
漂浮在洪水中的蚂蚁乱窜,
沙砾冲刷摧毁了美好的蔬菜。
村庄和房屋在火灾后分崩离析,
饮食简陋,只剩下一些鱼虾。
投奔荒野也没有合适的地方,
遇到灾难只会使身体更加衰弱。
人们说西方有神秘的水中巨物,
闰年总是伴随着风雷的合围。
满溪沟渠溢满,山壑漫游荡,
从悬崖上拔起的树木短暂而瞬间。
鸡和猪随着洪水漂流,无法保全,
老人和孩子赤身裸体哭泣,空悲叹。
滞留在这片水域再次相遇,
沦落的人民仍未能嘲笑这愚昧。
人生所遭遇的都是偶然的事情,
得失又何必计较那么细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所在的高安城遭受洪水侵袭后的凄凉景象。他描述了洪水退去后城市的破败景象,包括倒塌的墙壁、破裂的瓦片和断裂的桥梁。同时,他也描绘了洪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包括被冲毁的农田和损失的食物资源,导致人们的生活变得贫困和困苦。
在诗中,苏辙还提到了人们对西方传说中的水中巨物蛟蜃充满了恐惧和敬畏,并将这一传说与闰年时的风雷相联系。他描述了洪水带来的破坏力量,包括河流溢出、山壑漫游、树木被冲走等情景。这些景象都表达了自然灾害的无情和人类的无助。
最后几句诗中,苏辙表达了对困境中人们的同情和对社会状况的思考。他描述了人们流离失所、贫困潦倒的景象,老人和孩子赤身裸体哭泣的场景,暗示着他们的困苦和无助。然而,苏辙也指出了人生中遭遇的事情都是偶然的,得失不应该过于计较。他呼吁人们不要过于追求物质利益,而是应该关注更大的价值和意义。这一思想在宋代士人中颇具影响力,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洪水带来的破坏和人们的困苦生活,表达了苏辙对社会现状的关切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他呼吁人们不要过于计较得失,而应该更加关注内心的价值追求。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描写,展现了苏辙作为一位文人士人对社会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