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舒已付天公知。宋代。苏辙。长江五月多风暴,欲行先看风日好。此风忽作东南来,阴云如涌拨不开。惊雷往还转车毂,狂波低昂起坑谷。中流一叶那复持,卷舒已付天公知。解帆转柁不容语,佛池口中幸可住。须臾急雨变昏霾,柁师喜贺风已回。澄溪不动萦白练,老木苍崖蔚葱蒨。系舟茅屋得青蔬,试问钓船还有鱼。开樽引满向妻子,明日复行未须怖。阴阳开阖良等闲,扁舟谁令乘险艰。
《佛池口遇风雨》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佛池口遇风雨》
长江五月多风暴,
欲行先看风日好。
此风忽作东南来,
阴云如涌拨不开。
惊雷往还转车毂,
狂波低昂起坑谷。
中流一叶那复持,
卷舒已付天公知。
解帆转柁不容语,
佛池口中幸可住。
须臾急雨变昏霾,
柁师喜贺风已回。
澄溪不动萦白练,
老木苍崖蔚葱蒨。
系舟茅屋得青蔬,
试问钓船还有鱼。
开樽引满向妻子,
明日复行未须怖。
阴阳开阖良等闲,
扁舟谁令乘险艰。
中文译文:
五月长江多风暴,
欲出行程先观风日好。
这阵风突然东南来,
阴云如涌拨动不开。
惊雷来回转车毂,
狂波低昂起坑谷。
船在中流只有一片叶子,
卷起、舒展已由上天知晓。
解开帆转动船桨不必言语,
在佛池口中幸好找到了栖身之处。
片刻之间急雨变成了浓雾,
船夫高兴地庆贺风已经停了。
澄溪不动,白雾缠绕像丝练,
老树苍崖郁郁葱蒨。
系着船的茅屋中有青蔬可食,
试问,垂钓的船上还有鱼吗?
打开酒壶敬满给妻子,
明天再出行,无需害怕。
阴阳的开合自然而然,
谁让小船乘坎坷险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遇到风雨的情景,表达了对风雨的观察和感悟。诗的开头,作者提到五月长江多风暴,表示旅行需要先观察风势是否适宜。接着,诗中出现了突然的东南风和无法拨开的阴云,形容风雨突变的凶险。
诗中描绘了雷声回荡、波浪汹涌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狂暴力量。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中流的一片叶子也能坚持前行,以天公的智慧决定船的命运。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风雨过后的景象。雨过天晴后,澄溪不动,白雾缭绕,老树苍崖郁郁葱茏,展示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生机。作者在佛池口找到了安身之处,茅屋中有青蔬可食,也让人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否还有渔民仍在垂钓。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的眷恋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作者打开酒壶,敬满给妻子,表示对家庭的关爱和珍惜。明天再次出行时,作者无需害怕,相信阴阳的开合自然而然,同时质问谁能让小船乘坎坷险阻。
整首诗通过描绘风雨的变幻和自然界的力量,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坚韧和对命运的信任。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家庭、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乐观态度。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写了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展示了苏辙细腻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思考。诗意深邃而抒情,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