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还读否。宋代。苏辙。忆见君兄弟,相携谒侍郎。通经滉早岁,落笔旧章。试剧何轻锐,当官便激昂。三年知力竭,大府觉才长。知已未如格,归赀才满囊。旧书还读否,师说近凄凉。〈君以《三传》及第,今废此科。〉
《送张正彦法曹》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忆见君兄弟,相携谒侍郎。
回忆起与你相见的情景,我们一同前去拜见侍郎。
通经滉早岁,落笔旧章。
从年少时就通读经书,写下了许多篇章。
试剧何轻锐,当官便激昂。
经历了一次次的考试,你的才华和锐气得到了展现。
三年知力竭,大府觉才长。
三年的时间里,你用尽了所有的才华,而大府却发现你的才气更加显著。
知已未如格,归赀才满囊。
你的才能还未得到充分的认可,但你却有收获满满的财富。
旧书还读否,师说近凄凉。
你是否还在阅读旧书,老师说你现在的处境近乎凄凉。(诗中的最后一句是引用了苏辙老师的评价)
这首诗词通过送别张正彦法曹的方式,表达了对他才华横溢、奋发向上的赞美和关切之情。诗中描绘了张正彦早年通读经书、写下旧章的情景,以及他在考试中展现出的才华和激昂的精神状态。然而,尽管他的才华得到了大府的赞赏,但他的知己们却认为他的才能还未得到充分的认可。诗的最后一句指出了张正彦的现状,暗示了他在学术道路上的困顿和挫折。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流畅的句式表达了对张正彦的赞赏和对他未来的期望。同时,诗中透露出一种对知己和学术成就的思考和忧虑。通过描绘张正彦个人的经历和境遇,苏辙以寓情于景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