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醉何年依锦瑟

出自宋代苏辙的《闻王巩还京会客剧饮戏赠》,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àn zuì hé nián yī jǐn sè,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闻君归去便招呼,笑语不知清夜徂。
结束佳人试银甲,留连狂客恼金吾。
灯花零落玉山倒,诗笔欹斜翠袖扶。
暂醉何年依锦瑟,东斋还复卧氍毹。
()
归去:归去guīqù回去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招呼:(动)①呼唤:大声~。②用语言或行动表示问候;招待:~客人。③吩咐;关照。④照料,照顾:~生意。
笑语:笑语xiàoyǔ指谈笑;玩笑的话
不知:不知道、不明白。
结束:(动)①到达最后阶段,不再继续;完毕:会议~|考查~。[近]完毕。[反]开始。②使结束:~工作|~战斗|~访问。③装束;打扮(多见于早期白话):~停当。
佳人:(书)(名)美丽漂亮的人:才子~。
银甲:银制的假指甲﹐套于指上﹐用以弹筝或琵琶等弦乐器。银饰的铠甲。
留连:1.徘徊不忍离去。2.一再挽留。
狂客:放荡不羁的人。指唐诗人贺知章。因其自号“四明狂客”,故称。杨花的别称。
恼金吾灯花:灯花dēnghuā[snuffofacandlewick]灯心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零落:(动)花叶凋谢,脱落:草木~。[近]凋零|零散。[反]茂盛。②(动)事物衰败下去:家境~|~殆尽。③(形)稀疏不密集:~的枪声|山坳里村舍~。[反]密集。
欹斜翠袖暂醉锦瑟氍毹:毛织的布或地毯,旧时演戏多用来铺在地上,故此“氍毹”或“红氍毹”常借指舞台。

《闻王巩还京会客剧饮戏赠》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闻君归去便招呼,
笑语不知清夜徂。
结束佳人试银甲,
留连狂客恼金吾。

中文译文:
听说君归去了,我立刻招呼,
笑语不知道夜已深。
分别时,佳人试着穿上银甲,
我与狂客仍然留连,让金吾生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辙闻说王巩归京的情景,展示了友谊和离别的主题。诗人在听说王巩归来后,立刻迎接他,展现了浓厚的友情。诗中的笑语不知清夜徂,表达了诗人和王巩一起欢笑的场景,但他们不知不觉中夜已深。这里既有友情之乐,也有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结束时的情景。结束时,佳人试穿银甲,可能是为了欢送王巩而做的准备。诗人和狂客则依然停留,此时金吾(指官府的守卫)感到恼火,可能是因为他们耽搁了王巩的归程。这里通过对比佳人和狂客,暗示了不同身份和角色的人在世间的不同待遇。

最后两句描写了灯花零落、玉山倒,以及诗笔欹斜、翠袖相扶的景象,表现出诗人醉意朦胧的状态。诗人提到的锦瑟可以理解为一种乐器,他暂时陶醉在其中,并回想起了何时开始陶醉其中的时光。而东斋和氍毹则是指他的居所和寝具,暗示他将回到宁静的生活中。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展示了友情、离别和时光流转的主题。它既有写实的情景描写,又有抒发诗人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苏辙才华横溢的作品之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