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已自十年降

出自宋代苏辙的《读传灯录示诸子》,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ǐ xīn yǐ zì shí nián jiàng,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大鼎知难一手扛,此心已自十年降
旧存古镜磨无力,近喜三更月到窗。
早岁文章真自累,一生忧患信难双。
从今父子俱清净,共说无生或似庞。
()
一手:(名)指一种技能、本领或手段:露~。②(副)指一个人单独地:~包办。
古镜:古时制作的铜镜。
无力:(动)①没有力量:~回天。②没有力气:手脚~。
早岁:早岁zǎosuì早年
文章:(名)①用文字表达一定内容的成篇作品。②比喻暗含的意思:这里面有~。
自累一生:(名)指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全部时间:~一世|~操劳|~的心血。
忧患:(名)困苦患难:饱经~|生于~。
父子:1.父亲与儿子。2.古时称叔与姪为「父子」。
清净:(形)①没有外界事物打扰:耳根~。[反]喧扰。②佛教、道教指远离人世烦恼:~无为。

《读传灯录示诸子》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鼎知难一手扛,
此心已自十年降。
旧存古镜磨无力,
近喜三更月到窗。
早岁文章真自累,
一生忧患信难双。
从今父子俱清净,
共说无生或似庞。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苏辙对自己一生的感悟和理解。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描绘,他表达了自己在人生中的困惑、痛苦和追求解脱的渴望。

赏析:
首句"大鼎知难一手扛"以鼎为象征,表达了作者面对困难时坚毅的姿态。"此心已自十年降"意味着作者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沉思和思考后,内心逐渐平和下来。

"旧存古镜磨无力"表明作者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但如今已经力不从心,无力再继续追求。"近喜三更月到窗"描绘了作者近来的喜悦,伴随着三更时分的月光照耀进窗户。

"早岁文章真自累,一生忧患信难双"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年少时对文学的执着和追求,但同时也意味着他一生的忧虑与困扰。他认为早年的文学创作使他负重前行,而且一生都难以摆脱忧患。

"从今父子俱清净,共说无生或似庞"最后两句表明作者希望自己和子孙能够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一起探讨生命的真谛。"无生"指的是佛家的"无我"思想,而"似庞"则暗示了世俗的繁琐与虚幻。

整体上,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于生活困惑和苦难的体验,以及对内心宁静与解脱的向往。通过诗中的对比和意象的运用,作者希望在对抗困难的同时,追求心灵的自由和悟道的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