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顷躬耕道自肥。宋代。苏辙。淮阳学舍旧相依,常诵曹溪第一机。却到江西心有悟,回看过去事皆非。孤舟远适身如寄,二顷躬耕道自肥。欲看齐山君去否,闲中徒侣近来稀。
《至池州赠陈鼎秀才》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淮阳学舍旧相依,
常诵曹溪第一机。
却到江西心有悟,
回看过去事皆非。
孤舟远适身如寄,
二顷躬耕道自肥。
欲看齐山君去否,
闲中徒侣近来稀。
诗意:
这首诗是苏辙给陈鼎秀才写的赠诗。诗人首先回忆起过去在淮阳学舍的时光,那里的人们相互依靠,经常一起诵读曹溪禅宗的第一机(指禅宗宗祖神秀的法门)。然而,苏辙后来来到江西,心中产生了新的领悟,意识到过去的种种事情都是虚幻不实的。
接着,诗人以孤舟远适、身心寄托的方式,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在田园中辛勤劳作,修行道义,自食其力。而他心中有一个疑问,想知道同为文人的齐山是否也有同样的心境,但徒侣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稀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辙在不同环境下的心路历程。他以淮阳学舍的经历为起点,表达了对传统学问和宗教信仰的依赖和敬重。然而,当他到达江西后,他的心灵得到了新的领悟,看清了过去种种事情的虚幻和不真实性,因此产生了对这些经历的怀疑和反思。
诗人以孤舟远适的形象,表达了他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将自己的身心寄托于田园的劳作和修行。他通过躬耕自肥的方式,寻求内心的满足和真理的触摸。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同道之间交往稀少的遗憾和思考,希望知道同样身处文人圈内的齐山是否有类似的心境。
整首诗以简洁流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不同环境中的心灵变化和对真理的探索。它展示了苏辙对传统学问的尊重和对内心真实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在个人修行中的孤独和思考。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心路历程,引发读者对生活和真理的思考。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