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扇西风满面埃

出自宋代苏辙的《次韵李公择寄子瞻》,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ōng shàn xī fēng mǎn miàn āi,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青蒲一下复东来,拥扇西风满面埃
击柝自营何择地,餔糟同醉未须回。
孤高振鹭瞻初下,淡泊婴儿及未孩。
我亦漂流家万里,年来羞上望乡台。
()
击柝淡泊:(书)(动)不追逐名利:~明志。
婴儿:1.初生的幼儿。2.道家称铅为婴儿,水银为姹女。
漂流:(动)①浮在液体的表面随水流动。[近]漂移。②因工作生活不稳定而东奔西走。[近]漂泊。
望乡台:1.旧指可眺望家乡的高地或人工修筑的高台。称古人久戍不归或流落外地,往住登高或筑台以眺望故乡之处。2.迷信的人所说阴间的一座台,新死的人的灵魂在上面能看见阳间家中情况。

《次韵李公择寄子瞻》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青蒲一下复东来,
拥扇西风满面埃。
击柝自营何择地,
餔糟同醉未须回。

孤高振鹭瞻初下,
淡泊婴儿及未孩。
我亦漂流家万里,
年来羞上望乡台。

中文译文:
青蒲一下子又东飘,
拥扇西风满面尘妖。
敲击竹板自娱自乐,无论哪个地方都无所谓,
吃粗糠喝酒一样心满意足,不需要回头。

孤高的鹭鸟展翅初降,
淡泊的我像个刚出生的婴儿。
我也漂泊在万里之外的他乡,
多年来我羞愧地望着故乡的山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的漂泊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人用“青蒲”来形容自己的漂泊状态,意味着他像一根轻盈的芦苇,随风而动,东去西来。他面对西风的吹拂,脸上满是尘妖,暗示着他在外游荡的艰辛和辛劳。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敲击竹板自娱自乐,表示他能够在任何地方找到快乐和满足,不需要追求名利和富贵。他吃着粗糠喝着酒,与人分享同样的快乐,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够满足自己的欲望。

诗中还出现了孤高的鹭鸟,它振翅初降,象征着诗人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而诗人自比婴儿,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心境纯净的态度。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多年的漂泊和思乡之情。他说自己漂泊在万里之外的他乡,多年来一直羞愧地望着故乡的山台,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渴望回归的心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自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它展现了苏辙独特的人生态度,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内在的满足,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漂泊困境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