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鲁不求禅

出自宋代苏辙的《大秦寺》,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ēng lǔ bù qiú chá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大秦遥可说,高处见秦川。
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
山平堪种麦,僧鲁不求禅
北望长安市,高城远似烟。
()
可说,草木,深谷,牛羊,晚田

《大秦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秦遥可说,高处见秦川。
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
山平堪种麦,僧鲁不求禅。
北望长安市,高城远似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大秦寺的景色和周围的环境。诗人远远地看到大秦寺,从高处可以望见秦川的美景。深深的谷地被茂密的草木所覆盖,牛羊在傍晚时分散开放牧。山势平缓,适合种植麦子,而寺庙中的僧侣并不追求超凡的禅悟。北方可以眺望远处的长安城,高城在远处仿佛笼罩在烟雾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大秦寺及其周围的景色和氛围。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意境。大秦寺被描绘为一个位于高处的庙宇,从那里可以俯瞰秦川的美景,景色壮丽。诗人通过描述草木茂盛的深谷、散放牧的牛羊以及山上种植麦子的平坦土地,展示了自然的生机勃勃和农耕生活的平静。与此同时,诗人提到寺庙中的僧侣不追求禅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世俗生活平淡而宁静的态度。

最后两句描绘了北方长安城的景象,高城远远地看起来仿佛笼罩在烟雾中。这种模糊的描绘增强了诗词的意境,给人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感觉。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短的篇幅勾勒出了大秦寺及其周围的景色和氛围,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平和和远离尘嚣的意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