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奉闲燕。宋代。苏辙。桐身青琅玕,桐叶蒲葵扇。落落出轩墀,亭亭奉闲燕。夜声疏雨滴,午影微风转。秋飙一凌乱,淅沥惊葱蒨。朝日失繁阴,青苔覆遗片。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一桐轩》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桐身青琅玕,
桐叶蒲葵扇。
落落出轩墀,
亭亭奉闲燕。
夜声疏雨滴,
午影微风转。
秋飙一凌乱,
淅沥惊葱蒨。
朝日失繁阴,
青苔覆遗片。
空使坐中人,
慨然嗟物变。
【中文译文】
桐树挺拔,翠绿的枝干光滑如玉。
桐叶如蒲葵扇,轻轻飘落在庭院。
挺拔的桐树映出宅舍的高低起伏,
优雅的燕子在空中翱翔。
夜晚里,细雨轻柔地滴落,
午后微风拂过,影影绰绰。
秋风一阵狂乱,激起淅淅沥沥的声响,
惊落了桐树上的青苔。
晨曦失去浓密的阴影,
青苔覆盖了庭院的残片。
这一切让坐在室内的人感叹,
对世事变迁感到慨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桐树为主题,描绘了桐树的形态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诗人通过对桐树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物事变迁的感慨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桐树的形态,桐树挺拔高大,树皮光滑如玉,桐叶如同蒲葵扇一样轻盈。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桐树与宅舍的景象,桐树的高度和宅舍的起伏形成了一种对比,燕子在空中飞翔,增添了一丝闲适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不同时间的景象变化。夜晚细雨滴落,午后微风吹拂,展现了桐树与四季交替的景象。秋风一阵狂乱,惊落了桐树上的青苔,形成了声音和视觉上的惊动。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变迁的感慨。晨曦的阳光让浓密的阴影消失,青苔覆盖了庭院的残片,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事物的更替。诗人坐在室内,对这一切感到慨叹,对世事变化产生深思。
整首诗以桐树为线索,通过描写桐树的形态和周围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光阴荏苒和事物变迁的感慨之情。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时光流转和物事变化的主题,展现了苏辙独特的写景能力和感慨人生的情感。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