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平看江上山。宋代。苏辙。堂上平看江上山,晴光千里对凭栏。海门仅可一二数,云梦犹吞八九宽。檐外小棠阴蔽芾,壁间遗墨涕丸澜。人亡坐使风流尽,遗构仍须子细观。
诗词:《扬州五吟其二平山堂》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堂上平看江上山,
晴光千里对凭栏。
海门仅可一二数,
云梦犹吞八九宽。
檐外小棠阴蔽芾,
壁间遗墨涕丸澜。
人亡坐使风流尽,
遗构仍须子细观。
中文译文:
我在堂上静静地望着江边的山峦,
晴朗的阳光照耀着千里江山,我倚在栏杆上。
海门的景色只能数得出一两个,
而云梦的辽阔却可以吞噬八九个。
屋檐外的小棠树遮住了太阳的光芒,
墙壁上遗留下来的墨迹像涕泪般汇聚成涟漪。
人去之后,坐在这里也无法体会到风流的美景,
留下的构造仍然需要细细观察。
诗意和赏析:
《扬州五吟其二平山堂》是苏辙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平山堂中俯瞰江山的景色。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苏辙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人事变迁的思考。
诗的开篇,作者站在平山堂上,远眺江边的山峦,晴朗的阳光下,江山的美景尽收眼底。他依靠在栏杆上,享受着这宏伟景色的独特视角。
接下来,作者提到海门和云梦。海门只能看到一两个景点,而云梦则能够一口吞噬八九个景点。这里可以理解为海门景色有限,而云梦则代表着广阔无边的景色,暗示作者眼前的江山壮丽辽阔。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作者描绘了平山堂外的小棠树和壁间的墨迹。小棠树遮住了太阳的光芒,给人一种阴暗的氛围。而壁间的墨迹则象征着过去人们的感慨和离别的泪水。这里作者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事易逝的思考。即使人离去,留下的景物和构造仍然需要被细细观察,以体会其中的美好和意义。这也可以理解为对人事的珍惜和对后人的寄托,要用心去观察和理解前辈们的遗产。
整首诗以描绘江山美景为主线,通过景物的对比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苏辙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事变迁的思考。同时,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也增加了诗的深度,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和时光的流转。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