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称火共君看

出自宋代苏辙的《次韵邦直见答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ī zhū chēng huǒ gòng jūn kà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真能一醉逃烦暑,定胜三杯御腊寒。
自有诗书供永日,莫将丝竹乱风滩。
舞雩何处归春莫,叩角谁人怨夜漫。
闻道丹砂近有术,锱铢称火共君看
五斗尘劳尚足留,闭门聊欲治幽忧。
羞为毛遂囊中颖,未许朱云地下游。
无事会须成好饮,思归时亦赋登楼。
羡君幕府如僧舍,日向城隅看浴鸥。
()
自有:自身拥有的,本来就是自己的。
诗书:诗书shī-shū∶指《诗经》和《尚书》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泛指一般书籍、诗文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风滩舞雩:舞雩wǔyú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在现在曲阜县东。古代求雨祭天,设坛命女巫为舞,故称舞雩。雩,古代求雨的一种祭祀风乎舞雩。——《论语·先进》
闻道丹砂:丹砂dānshā同“丹沙”。一种矿物,炼汞的主要原料。可做颜料,也可入药。又叫辰砂、朱砂。
有术锱铢:旧制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共君

《次韵邦直见答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真能一醉逃烦暑,
定胜三杯御腊寒。
自有诗书供永日,
莫将丝竹乱风滩。

舞雩何处归春莫,
叩角谁人怨夜漫。
闻道丹砂近有术,
锱铢称火共君看。

五斗尘劳尚足留,
闭门聊欲治幽忧。
羞为毛遂囊中颖,
未许朱云地下游。

无事会须成好饮,
思归时亦赋登楼。
羡君幕府如僧舍,
日向城隅看浴鸥。

中文译文:

真正有本领的人可以通过一次痛饮来逃离炎热的夏季,而且能在寒冷的冬季通过三杯酒来御寒。自己拥有诗书供应,可以永远不停地阅读,不要将音乐乐器弄得乱七八糟。

舞雩的仪式何处才能迎来春天,敲击牛角的人为什么对夜晚的漫长怨声载道。听说丹砂炼制的术法近在眼前,锱铢必须被称量,共同展示给君主观看。

五斗米的尘劳仍然足够留下,关起门来只能自我解除幽忧。羞愧地承认自己的才华有限,还没有获得像朱云一样游走在世间。

无事的时候应该聚一聚,成为好友一起饮酒。思念家乡时也可以写一首登楼的诗。羡慕你的幕府官职,宛如佛寺般的宽敞,白天向城隅望着游弋的海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主要表达了诗人苏辙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享受生活的追求。诗的开头提到了通过饮酒来逃避烦闷与寒冷,体现了诗人对欢愉和舒适的向往。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诗书和音乐的热爱,并警告不要将它们浪费或滥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舞雩和敲击牛角的描述,暗示了对寻找春天和夜晚漫长的怨声的困惑。接下来,诗人提到了丹砂炼制的术法,表达了对世间奇术和珍宝的兴趣。最后,诗人思念家乡,表达了对困境和思绪的探索,同时表达了对友谊和家庭的珍视。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苏辙独特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思考。通过描绘生活琐事和内心感受,诗人以平实而深刻的方式,表达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次韵邦直见答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真能一醉逃烦暑,
定胜三杯御腊寒。
自有诗书供永日,
莫将丝竹乱风滩。

舞雩何处归春莫,
叩角谁人怨夜漫。
闻道丹砂近有术,
锱铢称火共君看。

五斗尘劳尚足留,
闭门聊欲治幽忧。
羞为毛遂囊中颖,
未许朱云地下游。

无事会须成好饮,
思归时亦赋登楼。
羡君幕府如僧舍,
日向城隅看浴鸥。

中文译文:

真正有本领的人能通过一次醉酒逃离炎热的夏天,而且能通过三杯酒来御寒冬。自己拥有诗书供应,可以一直阅读,不要把音乐弄得乱七八糟。

舞雩仪式在哪里才能迎来春天,敲击牛角的人为什么对夜晚的漫长充满怨恨。听说丹砂炼制的技术近在眼前,琐琐碎碎的东西要称火量火,一起呈现给君主观看。

五斗米的尘劳仍然足够留下,关起门来只能自己治愈内心的忧愁。羞愧于自己像毛遂一样才华横溢却深藏不露,还不允许朱云般自由自在地游荡。

无事的时候应该聚在一起好好喝一杯,思念归乡时也可以写诗登上楼台。羡慕你的幕府官职,宛如僧舍般宽敞,白天朝向城隅观看戏水的海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主要表达了诗人苏辙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享受生活的追求。诗的开头提到了通过饮酒来逃避烦闷和寒冷,体现了诗人对欢愉和舒适的向往。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诗书和音乐的热爱,并警告不要将它们滥用或弄乱。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舞雩和敲击牛角的场景,暗示了对寻找春天和夜晚的漫长感到困惑。接下来,诗人提到了丹砂炼制的技术,表达了对世间奇术和珍宝的兴趣。最后,诗人思念家乡,表达了对困境和思绪的探索,同时表达了对友谊和家庭的珍视。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苏辙独特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思考。通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