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里清诗句琢冰。宋代。苏辙。笔端大字鸦栖壁,袖里清诗句琢冰。送我扁舟六十里,不嫌罪垢污交朋。
《高邮别秦观三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笔端大字鸦栖壁,
袖里清诗句琢冰。
送我扁舟六十里,
不嫌罪垢污交朋。
诗意:
这首诗词以苏辙离别高邮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他对友人秦观的告别之情。诗中描述了苏辙才华横溢的墨宝和他心灵的清净诗句,表达了他在离别之际对友谊的珍视并愿意与朋友分享自己的才华和心灵的纯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苏辙离别高邮的情景描写,展现了他的才华和情感。首句"笔端大字鸦栖壁"中的"笔端大字"形象地描绘了苏辙的书法造诣,而"鸦栖壁"则突出了苏辙离别之后的孤寂感。第二句"袖里清诗句琢冰"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了苏辙内心深处纯净诗句的意境,将他的诗作比喻为冰雕,凸显了其清新脱俗的特质。第三句"送我扁舟六十里"表达了苏辙离开高邮的离愁别绪,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友人秦观的深厚情谊,希望能与秦观继续交好。最后一句"不嫌罪垢污交朋"表达了苏辙不计较外在的光环和名利,愿意与真诚的朋友交往,不论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苏辙内心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才华和纯净心灵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离别时的思绪和情感,以及对真诚友谊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寄托了诗人对友谊和真实情感的追求,具有深远的人生意义。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