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裹茅庵雪覆檐。宋代。苏辙。众客喧哗发酒狂,逡巡密雪自飞扬。莫嫌作赋无枚叟,且喜延宾有孝王。雪花如掌堕阶除,剧饮时看卧酒壶。半夜琼瑶深没膝,欲归迷路肯留无。竹裹茅庵雪覆檐,炉香蔼蔼著蒲帘。欲求初祖安心法,笑我醺然已半酣。
《雪中会饮李倅钧东轩三绝》是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在雪中与李倅钧东轩共饮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众客喧哗发酒狂,
逡巡密雪自飞扬。
莫嫌作赋无枚叟,
且喜延宾有孝王。
雪花如掌堕阶除,
剧饮时看卧酒壶。
半夜琼瑶深没膝,
欲归迷路肯留无。
竹裹茅庵雪覆檐,
炉香蔼蔼著蒲帘。
欲求初祖安心法,
笑我醺然已半酣。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辙与李倅钧东轩在雪中共饮的场景。诗人描述了众客的喧闹和酒的狂欢,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的氛围中的喜悦和享受。他说自己虽然不能像古代文人那样以作诗赋闻名,但对于延请宾客中的孝王来说,他还是能够以真诚的心情迎接。
在雪中,雪花如掌飘落在地,覆盖了台阶。当大家痛饮之时,还能看到酒壶躺在雪地上。夜晚,雪越来越深,就连琼瑶也淹没到膝盖,但即使如此,苏辙也不愿迷失在回家的路上而离去。
竹子围绕着茅庵,雪覆盖了庇佑的屋檐。炉香弥漫,蒲帘也沾满了雪。他想寻求初祖的安心法门,但自嘲地笑道:现在我已经喝得半醉了。
赏析:
这首诗词以雪中饮酒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雪花飞舞、酒壶躺卧、雪覆庇护等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冬日雪中的欢愉氛围。诗人以自嘲的态度,表达了自己不如古代文人那样有才华,但仍然能够以真诚的心态迎接来宾,并在酒醉中体味生活的乐趣。
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富有生动感,展现了雪景的美丽和宁静。与此同时,诗人的自嘲和幽默也给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轻松的气氛。通过这样的描写和表达,诗人传达出对友谊、欢乐和享受生活的态度,给读者带来了愉悦和共鸣。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辙的豪爽和幽默,以及对友情和人生乐趣的追求。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在逆境中寻求快乐的能力。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充满了冬日雪中的情趣和生活哲理,既展现了雪景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欢乐的珍视,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氛围。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