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将山林姿

出自宋代苏辙的《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ái jiāng shān lín zī,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诸妄不可赖,所赖惟一真。
内欲求性命,油然反清淳。
外将应物化,致一常日新。
商於四父老,携手初逃秦。
翻然感汉德,投足复践尘。
出处盖有道,岂为诸吕勤。
嗟我千岁後,澹然与之亲。
还将山林姿,俯首要路津。
囊中旧时物,布衣白纶巾。
功成不归去,愧此且心人。
()
不可:1.助动词。不可以;不能够:~偏废。~动摇。二者缺一~。2.跟“非”搭配,构成“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3.决不能,必须不。
惟一:同“唯一”。
性命:(名)人和动物的生命。
物化:1.去世;死亡。2.事物的变化。
日新携手:(动)手拉着手:~共进。

这首诗词是苏辙创作的《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是苏辙在饮酒时创作的一组诗篇。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诸妄不可赖,所赖惟一真。
内欲求性命,油然反清淳。
外将应物化,致一常日新。
商於四父老,携手初逃秦。
翻然感汉德,投足复践尘。
出处盖有道,岂为诸吕勤。
嗟我千岁後,澹然与之亲。
还将山林姿,俯首要路津。
囊中旧时物,布衣白纶巾。
功成不归去,愧此且心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自然与人情的思考和感悟。他认为一切虚妄不可依赖,唯有真实才是可靠的。内心渴望追求纯净的本性,外在则应该与世界相融合,不断创造新的变化。他借古讽今,将自己比作逃离秦朝的四位先贤,深深感受到汉代的美德,并踏着尘土回归现实。他认为一切事物的出处都有其道理,不应只为了虚名而勤劳奋斗。他对世事的看法超越了个人的生死,与千古相通,心态宁静。最后他表示自己将保持山林的姿态,但也会低头面对现实的挑战。他的囊中只有过去的回忆和朴素的衣物,但他并不因功成而骄傲,而是感到愧对他人。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辙对于自然、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感悟,充满了哲理和深意。他通过对内心和外在的对比,表达了对真实和纯净的追求,同时也提醒人们在社会中应该保持真实和清廉的品质。他以古代先贤为榜样,让人们反思现实的荣辱得失,并对历史的智慧表示敬仰。最后,他展示了一种既保持自然姿态又积极应对现实的心境,让人们思考如何在尘世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我价值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苏辙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追求纯真和自我价值的哲理观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