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头风月无多子

出自宋代毛滂的《许子遇示二绝句见索乱道因次韵奉酬》,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ǐ tóu fēng yuè wú duō zǐ,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笔头风月无多子,尽是前人追琢余。
岂有声名到温李,仅能楚些属三闾。
()
笔头,风月,多子,尽是,前人,有声

《许子遇示二绝句见索乱道因次韵奉酬》是宋代诗人毛滂所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笔头风月无多子,
尽是前人追琢余。
岂有声名到温李,
仅能楚些属三闾。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自谦和对前人文学成就的敬意。诗人称自己的作品只是浅尝辄止,无法与前人相比。他认为自己的声名不可能达到像温庭筠、李商隐那样的高度,只能在文学创作中寻求一些微小的成就。

赏析:
1. 自谦之情:诗人以自己的作品称之为“笔头风月无多子”,自谦自己的才华有限。他认为前人已经对文学创作做出了深入的探索和追求,而他只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一些微小的补充和发展。
2. 对前人的敬意:诗人承认前人的成就和声名,特别提到了温庭筠和李商隐这两位宋代著名诗人。他认为自己无法达到他们的高度,只能在文学创作中勉强有一些成就,但这些成就也只是属于一些普通人的范畴。
3. 三闾之称:诗中提到“楚些属三闾”,指的是在楚国(现在的湖北地区)的一些地方,属于普通人的范畴。诗人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成就只是属于平凡之人,无法与前人媲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的谦逊和对前人的尊重,表达了他对自己文学成就的客观评价。诗人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前人的敬仰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毛滂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