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为卷浮云幕

出自宋代毛滂的《对岩桂一首寄曹使君》,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iān fēng wèi juǎn fú yún mù,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玉阶桂影秋绰约,天风为卷浮云幕
婵娟醉眠水晶殿,老蟾不守余花落。
苍岩忽生云月裔,仙芬凄冷真珠萼。
娟娟石畔为谁妍,香露著人清入膜。
夜深碎月寒相就,酴醾却作伤春瘦。
弄雪仙人淡紵衣,烟裙不著鸳鸯绣。
眼中寒香同谁惜,冷吟径召梅花魄,小蛮为洗玻瓈船,晚来秋翁葡萄碧。
()
绰约,天风,浮云,凄冷,真珠,娟娟,石畔,香露

《对岩桂一首寄曹使君》是宋代毛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玉阶桂影秋绰约,
天风为卷浮云幕。
婵娟醉眠水晶殿,
老蟾不守余花落。

译文:
在玉阶上,桂树的影子在秋天显得婀娜多姿,
天风吹动着云彩,宛如卷起了一幅幕布。
美丽的月亮沉醉地躺卧在水晶殿上,
老蟾蜍不再守护着余下的花朵,它们纷纷飘落。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秋天的景色为主题,通过描述桂树、云彩和月亮等元素,表达了秋天的美丽和变幻。诗中的桂树和云彩被赋予了人的特质,桂树的影子在玉阶上婀娜多姿,天风吹动云彩如同卷起幕布,给人一种优雅和神秘的感觉。而月亮则被人化,沉醉地躺卧在水晶殿上,形成了一幅宛如仙境般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营造出了一种秋天的寂静和幽雅。

赏析:
《对岩桂一首寄曹使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感悟。诗中使用了很多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将桂树的影子形容为“秋绰约”,用天风卷动云彩来形容秋天的变幻,给人以画面感和想象空间。同时,通过赋予桂树和云彩人的特质,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艺术性。诗人还以月亮作为诗中的一种象征,通过月亮的形象展示了秋天的美丽和寂静。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清幽、寂静的秋天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和诗人内心的感悟。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美丽和变幻的赞叹和感悟,同时展示了诗人细腻的艺术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毛滂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