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芒细可分

出自宋代毛滂的《仲夏月夜怀陈西安》,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ēi máng xì kě fē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飞盖西园夜,抽毫失谢君。
徘徊下修竹,暗澹入浮云。
素彩漫仍见,微芒细可分
徒知此纫扇,离毕未前闻。
()
抽毫,徘徊,修竹,暗澹,浮云,素彩,微芒,纫扇,离毕

《仲夏月夜怀陈西安》是宋代诗人毛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飞盖西园夜,
驱笔失谢君。
徘徊下修竹,
暗澹入浮云。
素彩漫仍见,
微芒细可分。
徒知此纫扇,
离毕未前闻。

诗意:
这是在仲夏的月夜,我乘坐马车来到西园。我手握毛笔,却无法驱使笔尖写出表达对陈西安的思念之情的文字。我在修竹下徘徊,思绪黯淡地随着浮云的飘动而消散。明亮的色彩依然存在,但微弱的光芒已经无法分辨。我只知道这把纫扇,却未曾听闻离别的痛苦。

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在仲夏月夜思念陈西安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自己手持毛笔,却不能流畅地书写出对陈西安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困惑和无奈。修竹下徘徊的情景和暗淡的心情相呼应,浮云的飘动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消散。诗中的素彩和微芒则映衬出诗人对陈西安的怀念之情,但微弱的光芒却难以辨认,凸显了诗人内心的迷离和彷徨。最后提到的纫扇和离别的痛苦,暗示了诗人与陈西安的离别,以及对陈西安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陈西安的思念,通过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细腻和含蓄之美。诗词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给人以深情的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毛滂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