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恩不为远人轻。宋代。晁补之。谈经草檄鬓华生,初拥闽山传节行。江入桐庐青欲断,溪从剑浦碧来迎。茶虽户种租宜薄,盐不家煎价欲平。要使祈招歌德意,君恩不为远人轻。
这首诗词《送曹子方福建转运判官二首一》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谈经草檄鬓华生,
初拥闽山传节行。
江入桐庐青欲断,
溪从剑浦碧来迎。
茶虽户种租宜薄,
盐不家煎价欲平。
要使祈招歌德意,
君恩不为远人轻。
译文:
谈论经书,起发公文,鬓发华丽生动,
初次担任福建转运判官,传达圣旨出巡。
江水流入桐庐,青山看起来仿佛被分割,
溪水从剑浦流淌而来,迎接着您的到来。
茶虽然在户外种植,但租税宜少,
盐不应该由家庭炼制,价格应当平稳。
希望您能使人们祈求和招引道德的意愿,
您的恩典不会因为远方的人而轻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晁补之为送别曹子方福建转运判官而创作的。诗中描绘了曹子方担任福建转运判官的情景和一些社会问题。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曹子方谈论经书和起草公文的场景,鬓发华丽生动,显示了他的才智和职责所在。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他初次担任福建转运判官,传达圣旨出巡的情景。江水流入桐庐,青山似乎被分割,溪水从剑浦流淌而来,表达了曹子方承担的责任和他所面临的困难。
接下来的两句涉及茶和盐这两个社会问题。诗中提到茶虽然户外种植,但租税应该适度,这暗示着对农民的关怀和税收政策的公平性。盐不应该由个人家庭炼制,价格应当平稳,这反映了对盐政策的呼吁和对市民生活的关注。
最后两句表达了晁补之对曹子方的赞赏和祝福。他希望曹子方能够以道德为准则,使人们祈求和招引善良的意愿。他也表达了对曹子方的感激之情,表示他的恩典不会因为曹子方离开故乡而轻视。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曹子方的使命和面临的困难,同时也展示了晁补之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曹子方的赞赏。诗中融入了山水描写和社会批判,充满了感情和思考,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思想深度。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