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是梅花十月春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赠坦菴告别》,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èng shì méi huā shí yuè chū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杖头挑起一天云,政是梅花十月春
猿叫千山风势恶,雪迷万里雨声频。
今朝瓢笠游方外,旧处烟霞失主人。
好去著鞭行所得,他时相见话头新。
()
挑起:1.肩负,担起,拿起。2.挑动起来。
梅花:(名)①梅树开的花。②指腊梅、红梅等。
猿叫风势:风势fēngshì∶风的情势;风力到了傍晚,风势越来越大了∶比喻事态发展的情势探探风势再说
雨声旧处烟霞:1.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2.指山水景物:放怀~。
主人:(名)①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人民是国家的~。②接待宾客的人(跟“宾”“客”相对)。③旧时雇用仆役的人。
鞭行所得:所得到的。
相见:相见xiāngjiàn彼此会面整个代表团在终点站与他们相见
话头:谈话的头绪。

《赠坦菴告别》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杖头挑起一天云,
政是梅花十月春。
猿叫千山风势恶,
雪迷万里雨声频。
今朝瓢笠游方外,
旧处烟霞失主人。
好去著鞭行所得,
他时相见话头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离别坦菴时的心情和景象。诗中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离别的愁绪和希望再见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示了离别时的复杂情绪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杖头挑起一天云”,表达了离别时的心境,仿佛诗人背负着整个天空的忧伤。诗人离别之际,心情如同挑起了一片厚重的云彩,笼罩了整个天空。

接下来的两句“政是梅花十月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时节的感叹。梅花盛开的季节通常是春天,但在十月时依然绽放,显示了一种政权更迭之下的不稳定和变幻。

第三、四句“猿叫千山风势恶,雪迷万里雨声频”,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离别时的凄凉和困难。猿叫、山风、雪、雨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风雨交加的景象,暗示着离别后的道路会充满艰辛与挑战。

接着,诗人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和心境。“今朝瓢笠游方外,旧处烟霞失主人。”瓢笠是古代游子出行时戴的一种帽子,这里用来象征离别和远行。诗人离开了旧地,旧处的烟霞景色也失去了主人,表达了作者离开后的无常和变迁。

最后两句“好去著鞭行所得,他时相见话头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再见的希望。诗人表示,他会珍惜旅途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收获,期待将来再相见时,能有新的话题和故事。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离别时的自然景物描写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离别情绪和对未来的期待。它既有离愁别绪,又有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的离合悲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