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轮回第几番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呈万菴十章·归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ēng sǐ lún huí dì jǐ fā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生死轮回第几番,尘尘劫劫不曾闲。
一潭湛绿是非海,千尺粉青人我山。
性地灵苗思水国,心天明月掩云关。
衣中珠子无寻处,今且随邪炼大还。
()
尘尘非海粉青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谓土地山川灵秀。
水国天明:1.天命、天道。2.天之光辉。3.谓天生的视觉能力。4.谓天赋智慧。5.尊称帝王。6.天亮。
珠子:1.珍珠。2.装饰用的有孔小圆体。3.有光泽的小粒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呈万菴十章·归山》。

中文译文:
生死轮回第几番,
尘尘劫劫不曾闲。
一潭湛绿是非海,
千尺粉青人我山。
性地灵苗思水国,
心天明月掩云关。
衣中珠子无寻处,
今且随邪炼大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水自然景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生死、世间纷扰以及个人修行的思考和感悟。

诗的开篇,诗人问道:“生死轮回第几番,尘尘劫劫不曾闲。”他思索着人生经历了多少次轮回的生死,一次次地承受着尘世的劫难,从未得到真正的宁静和解脱。

接下来的两句“一潭湛绿是非海,千尺粉青人我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尘世俗务的厌倦和追求宁静的渴望。湖水是一个湛绿的是非之海,千尺高山是一个粉红和青色交织的远离尘嚣的归处。这种对山水的描绘,也借指诗人对内心世界的寻求和追求。

下一句“性地灵苗思水国,心天明月掩云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灵性的相通与寻求。他认为人的性情与大地的灵气相通,内心与天空的明月相隐,心灵的纯净和高尚能抵挡住尘世的干扰。

最后两句“衣中珠子无寻处,今且随邪炼大还”,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坚持。他认为珍贵的珠子并不在衣物中寻找,而是要通过心灵的修炼和把握邪恶的归还来实现。

整首诗以山水与人心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痛苦和追求真善美的渴望。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深入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寄望于内心的净化与升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