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同秋水与天远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道中与谢紫壶联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īn tóng qiū shuǐ yǔ tiān yuǎ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阴晴荏苒风吹霜,山北山南稻正黄。
照涧芙蓉何绰约,掠云鸿鹄向微茫。
心同秋水与天远,夜折岩花和月香。
岭海青红俱在目,先随夕阳入诗肠。
()
阴晴:指向阳和背阴。比喻得志和失意。
荏苒:(书)(动)(时间)渐渐过去:光阴~,转瞬已是三年。
绰约:(书)(形)形容女子姿态柔美妩媚的样子。
微茫:隐约,不清晰:月色~。~的希望。
秋水:(名)①秋天江湖里的水。②比喻女子的眼睛:望穿~。
在目夕阳:(名)傍晚的阳光:~西下|~返照。

《道中与谢紫壶联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阴晴荏苒风吹霜,
山北山南稻正黄。
照涧芙蓉何绰约,
掠云鸿鹄向微茫。
心同秋水与天远,
夜折岩花和月香。
岭海青红俱在目,
先随夕阳入诗肠。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谢紫壶在道路上的相遇,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感叹和对诗意的追求。诗中通过描述天气变化、稻谷成熟、山水景色、云雾飘渺、夜晚的花香和月色等元素,抒发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基调,通过描绘四季的变化和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敏感和对诗歌的热爱。首句"阴晴荏苒风吹霜"描绘了天气的变化,暗示了光阴流转的无常。"山北山南稻正黄"一句,通过描写稻谷成熟的景象,展示了丰收的景象和大地的丰饶。"照涧芙蓉何绰约"这句表达了涧中芙蓉的美丽和绰约之态,给人以清新雅致的感觉。"掠云鸿鹄向微茫"一句,则表达了云雾飘渺、飞鸟翱翔的意境,给人以开阔和遥远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以"心同秋水与天远"开头,表达了作者内心与秋水和天空遥远相连的感觉,传达了思想的升华和超越。"夜折岩花和月香"一句,描绘了夜晚的幽静景色,通过花香和月色的描绘,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受。最后两句"岭海青红俱在目,先随夕阳入诗肠"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广阔和丰富的观察,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和热爱。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主线,通过描绘丰富的景象和运用细腻的词语,给人以美好、宁静和超越的感受。它以自然景观为媒介,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展示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对诗意的追求,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艺术享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