曷不远行游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赠紫岩潘庭坚四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bù yuǎn xíng yóu,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富贵非足羡,贫贱不足羞。
张仪但有舌,周朴不惜头。
我少亦学剑,到此万年休。
知君耿素抱,曷不远行游
()
富贵:(形)既有钱又有地位:~人家。[反]贫贱|贫穷。
贫贱:(形)贫穷而社会地位低下:~不移|~之交。[反]富贵。
不足:(动)不值得:~挂齿|~为怪。②(形)不充足;不够:~之处|先天~。
知君远行:远行yuǎnxíng[goonalongjourney;farawayfromone'shome]行走远路,前往某地

诗词:《赠紫岩潘庭坚四首》
朝代:宋代
作者:白玉蟾
内容:富贵非足羡,贫贱不足羞。张仪但有舌,周朴不惜头。我少亦学剑,到此万年休。知君耿素抱,曷不远行游。

中文译文:
赠予紫岩潘庭坚的四首诗

富贵不值得羡慕,贫贱也不值得羞愧。张仪只有口舌之能,周朴则不惜牺牲自己的头颅。我年轻时也学习剑术,但到了这个地步,却永远休战。了解你坚定的品性,为何不远行游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人生态度和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

诗人通过对富贵和贫贱的看法,表明这些物质条件并不是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标。他认为富贵并不值得羡慕,因为财富和地位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和幸福,而贫贱也不值得羞愧,因为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仅仅取决于物质状况。

接着,诗人通过列举历史上的两位人物,张仪和周朴,来强调言行和奉献的重要性。张仪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谋士,他以口舌之辩而闻名,强调了言辞的力量。而周朴则是汉朝的一位文官,他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头颅,体现了奉献的精神。通过这两个形象,诗人在表达个人的学识和能力有限,但自身追求高尚品质的态度。

最后,诗人提到了自己年轻时学习剑术并立志剑指江山,但到了现在却决定永远休战。这里的剑指江山可以理解为追求权力和成就,而休战则代表了放弃追逐功名的决心。这种转变与诗人前面表达的对富贵和贫贱的态度相呼应,强调了内心追求自由和超脱的愿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紫岩潘庭坚的赞赏和期望,希望他也能拥有坚定的品性,并勉励他远行游历,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追求的思考和对朋友的期望,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高尚情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