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行春难尽美。宋代。白玉蟾。象轮何事过毗耶,诗竅禅关事一家。自古行春难尽美,非风即雨辄成差。我文柔似三眠柳,君句清如六出花。应悟已公茅屋下,拟之早已涉河沙。
这首诗词《次韵彬上人见惠》是宋代诗人白玉蟾所作。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象轮何事过毗耶,
诗竅禅关事一家。
自古行春难尽美,
非风即雨辄成差。
我文柔似三眠柳,
君句清如六出花。
应悟已公茅屋下,
拟之早已涉河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一位名叫彬上人的禅师相遇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禅宗和诗歌创作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话的形式,展示了诗人与禅师之间的交流。诗的开头两句“象轮何事过毗耶,诗竅禅关事一家”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和诗歌的共通之处。禅宗注重顿悟,而诗歌也需要有灵感的闪现,因此诗人认为二者有着相似的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自古行春难尽美,非风即雨辄成差”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创作的感慨。诗人认为即使是如春天一般美好的行动,也往往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变故,使得结果不尽如人意。
接着,诗人用“我文柔似三眠柳,君句清如六出花”来形容自己和禅师的文学风格。诗人认为自己的文风柔和,像是沉睡的柳树,而禅师的句子则清丽如六次盛开的花朵,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应悟已公茅屋下,拟之早已涉河沙”表达了诗人的理解和感悟。诗人认为他已经领悟到了禅宗的真谛,而禅宗中的茅屋和涉河沙则象征着清贫和困苦,诗人愿意以此为主题创作诗歌。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和诗歌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和创作的感悟。通过对话的形式,诗人展示了自己的文学风格和对禅宗的理解,同时表达了对人生中困难和变故的认识。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