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不负乎此山之泉石

出自宋代洪咨夔的《三峡桥》,诗句共9个字,诗句拼音为:shàng bù fù hū cǐ shān zhī quán shí,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平。
太行擘破黄河出,赑屃翻身沧海立。
老龙抱宝正鼾睡,地底黑风吹霹雳。
挹之以北斗之枘,瀹之以明月之璧。
啜之以太白东坡两谪仙,尚不负乎此山之泉石
()
翻身:(动)①转动身体。②比喻从受压迫的情况下解放出来;彻底改变困境:打一场~仗。
沧海: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老龙鼾睡:鼾睡hānshuì[sound,snoringsleep]熟睡时发出鼾声
霹雳:一种强烈的雷电现象,发生于云层与地面之间,引发巨大的响声,危害人畜、建筑物等。现多形容突然发生的、带给人巨大打击的事件。
明月:1.明朗的月亮。2.指明珠。
谪仙:1.受了处罚,降到人间的神仙。古人用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后专指李白。2.借指被谪降的官吏。3.称人才情高超,清越脱俗,有如自天上被谪居人世的仙人。
负乎泉石:指山水。

《三峡桥》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太行山撕裂黄河而出,
河水猛翻,如巨兽翻身立于苍茫的大海。
沉睡的老龙怀抱着宝藏,
地底的黑风吹出霹雳声。
借北斗之枢力量以灌溉黄河,
借明月之美玉以汇聚清泉。
饮之如杯中的太白酒,东坡与谪仙的两位文人,
也难以比拟这山中的泉石之美。

诗意:
《三峡桥》描绘了太行山脉与黄河的壮丽景色。诗中以太行山为背景,形容山势雄伟,山体犹如撕裂了黄河而出,黄河水势汹涌澎湃,宛如一条巨兽翻身站立于辽阔的大海之中。诗人运用夸张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观。

诗中还描述了沉睡的老龙抱着宝藏,寓意着山脉蕴藏着无尽的财富和力量。地底的黑风吹过,带来霹雳的声响,增添了神秘而恢弘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运用修辞手法,将北斗之枢、明月之美玉等象征物与黄河相联系,形容北斗的力量灌溉着黄河,明月的美玉集聚成清泉。这表达了自然界各种力量的神奇和美妙。最后,诗人以太白和东坡的美酒来比喻山中的泉石之美,强调了山中泉石的珍贵与非凡。

赏析:
《三峡桥》以雄浑壮丽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揭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和伟力。通过夸张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界的力量与人文的智慧相结合,使诗词具有了更深的意蕴和感染力。

诗中的太行山、黄河、老龙、北斗、明月等形象,以及太白、东坡等历史人物的引用,都展现了作者的博大胸怀和对自然的崇敬之情。整首诗词气势磅礴,意境壮丽,给人以震撼和激荡的感觉,使人对自然的伟力和人类的智慧产生敬畏之情。

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壮美和人文的渺小。诗人以山中的泉石来比喻太白和东坡的美酒,传达了对大自然奇妙与美妙的赞叹,表达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法企及的境界。

总之,《三峡桥》是一首具有浩然之气的诗词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象征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文智慧的赞美。诗词的意境宏大壮丽,给人以震撼和思考,使人对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产生深刻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