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惠无多真画饼

出自宋代周必大的《邦衡再送二诗一和为甚酥二和牛尾貍》,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ǎo huì wú duō zhēn huà bǐ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金谷烹煎岂我徒,磨舂争语夜阑厨。
六年不赐汤官饵,除日犹分刺史酥。
小惠无多真画饼,大篇有味胜清醐。
遥知发幕烘堂处,不见蒸鹅只瓠壶。
()
争语,夜阑,刺史,画饼,有味,烘堂处,不见

这首诗词是宋代周必大所作的《邦衡再送二诗一和为甚酥二和牛尾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金谷烹煎岂我徒,
磨舂争语夜阑厨。
六年不赐汤官饵,
除日犹分刺史酥。
小惠无多真画饼,
大篇有味胜清醐。
遥知发幕烘堂处,
不见蒸鹅只瓠壶。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周必大的愤懑情绪和对官场不公的不满。诗中描述了作者在金谷烹煎的厨房里,经历了艰辛的磨舂过程,并与人争论到深夜。然而,作者长达六年之久都没有得到官方的奖赏和供给,即使有时也只能分到一些微薄的赏赐。作者认为这些所谓的小恩小惠都不能满足他的需求,而真正有价值的是大篇幅的赏赐,它们胜过珍贵的清醇之酒。作者在远处听闻官场上的赏赐洒落的声音,但却无法亲眼目睹,只能看到普通人家里的瓠壶。

赏析:
这首诗词以饮食之喻,抒发了作者对官场不公、官员腐败的不满情绪。通过描述自己在厨房劳作的辛苦和与人争论的夜晚,作者展示了自己的才智和辩才能力。然而,作者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和供给,这使他感到愤懑和失望。

诗中提到的"汤官饵"和"刺史酥"是官员们平日里的供给和赏赐,作者在这里用以表示自己所得到的微薄奖赏。作者认为这些小恩小惠无法满足他的期望,只有那些大篇幅的赏赐才能真正令人满意,它们像是珍贵的清醇美酒一样令人陶醉。这里的"清醐"指的是香气浓郁的酥油,用以比喻那些有价值的赏赐。

最后两句诗以对比的手法,将作者所在的厨房与官场进行了对照。作者虽然听到了官场上的赏赐声,但却无法亲眼目睹,只能看到普通家庭使用的瓠壶。这种对比揭示了作者与官场的隔阂和不公,同时也表达出对官场腐败现象的批判。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自身经历和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官场不公和腐败的愤懑之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端。同时,诗词运用了饮食的意象,使得诗意更加生动有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周必大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周必大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