绀屋朝万荷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àn wū cháo wàn hé,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明波影千柳,绀屋朝万荷
物新感节移,意定觉景多。
游鱼聚亭影,镜面散微涡。
江湖岂在远,所欠雨一蓑。
忽看带箭禽,三叹无奈何。
()
新感,意定,游鱼,镜面,微涡,江湖,无奈何

《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明亮的波浪映照着成千上万的垂柳,
蓝色的房屋朝向万紫千红的荷花。
物事的更新让人感受到节令的变迁,
心意定定地感受到世界的美景。
游弋的鱼儿聚集在亭子的倒影中,
镜面上微小的涡旋四散开来。
江湖的景色不在遥远,
只需一片雨衣便可抵达。
突然看到带着箭的鸟儿,心生三叹,无可奈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诗人通过对明亮的波浪、垂柳和蓝色房屋、万紫千红的荷花的描绘,表现了夏天的生机盎然和美丽的景色。同时,诗人通过物事的更新和感受节令变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的敏感和赞叹之情。

诗中提到的"游鱼聚亭影"和"镜面散微涡",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示了水面上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弋和涟漪的美丽,给诗中的景象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江湖岂在远,所欠雨一蓑",表达了诗人对江湖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依赖。"江湖"在此指的是辽阔的自然景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诗人认为只需一片雨衣(蓑衣),即可与江湖相伴,传达了对自然简朴生活的渴望。

最后,诗人突然提到"忽看带箭禽,三叹无奈何",展示了诗人对身边环境的关注和反思。这句话暗示了人们面临的困境和无奈之感,可能是对社会现实或个人遭遇的一种思考和抒发。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表达,这首诗将人与自然相融合,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主题,通过用意象丰富的语言描绘出细腻而美丽的景象,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陈与义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