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怜冠珮婴身者

出自宋代文同的《明教院》,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ì lián guān pèi yīng shēn zhě,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野径欹危入谷斜,曲岗回岭共交加。
经年不到为隔水,此日独游因看花。
两岸烟云闲景物,一轩泉石静生涯。
自怜冠珮婴身者,直入樊笼老岁华。
()
野径入谷交加:(动)(不同的感情或事物)同时出现或同时加在一个人身上:风雨~|悲喜~。
经年不到:1.不足,少于。2.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3.不周到。4.不料。5.不至于,不会。6.不至、不及。
看花两岸:水流两旁的陆地。
烟云:烟气和云。
景物:能用来观看欣赏的景色与事物。
生涯:1.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2.指赖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财物。
自怜:自己感觉自己可怜,顾影自怜。顾:看;怜:怜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婴身者直入樊笼:(名)鸟笼,比喻受限制、不自由的境地:挣脱枷锁,逃出~。
老岁华

《明教院》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文同。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野径欹危入谷斜,
曲岗回岭共交加。
经年不到为隔水,
此日独游因看花。
两岸烟云闲景物,
一轩泉石静生涯。
自怜冠珮婴身者,
直入樊笼老岁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明教院的情景。诗中的明教院是一个位于山谷中的道观,作者沿着陡峭的山路进入谷中,蜿蜒曲折的小径穿过回转的山冈和岭际。这是作者多年来第一次来到这里,水流将他与明教院隔开,而这一天他独自游览明教院是因为想看花。两岸的景物被烟云所笼罩,宁静而闲适。一座小屋靠近泉水和石头建造,安静地承载着作者的生活。作者自怜年华已逝,但仍然坚持直入这个樊笼般的世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明教院的游览和思考。诗中的自然景观描述了陡峭的山路、回转的山冈和岭际,以及清澈的泉水和安静的石头构成的小屋,给人一种宁静和闲适的感觉。作者将自己与繁华的世界隔绝开来,独自来到明教院,寻求一份宁静与自省。诗中的"明教院"可以理解为一个隐逸的境地,代表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疏离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的最后两句"自怜冠珮婴身者,直入樊笼老岁华"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华逝去的自嘲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作者自诩为冠珮之才,但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入现实世界的困境中,无法摆脱岁月的磨损和束缚。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自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追求的探索。它以简练的文字诠释了游人的心境,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然、人生和内心世界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文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