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霭晚尽散

出自宋代文同的《咸阳道上晚晴有作》,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ī ǎi wǎn jǐn sàn,诗句平仄:平仄仄仄仄。
积霭晚尽散,南山明夕阳。
秋容遍丰镐,古恨入隋唐。
草木咸摇落,风烟自渺茫。
客亭须下马,把酒慰殊乡。
()
夕阳:(名)傍晚的阳光:~西下|~返照。
草木:1.草与树木。2.指荒野。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摇落:凋残,零落。
渺茫:(形)①由于遥远而模糊不清:分别后音讯很~。②由于没有把握而很难预料:未来只是一片~。
客亭下马:下马,汉语词语,拼音是xià mǎ,意思是从马上下来。
把酒:拿着酒杯。

《咸阳道上晚晴有作》是宋代文同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积霭晚尽散,南山明夕阳。
秋容遍丰镐,古恨入隋唐。
草木咸摇落,风烟自渺茫。
客亭须下马,把酒慰殊乡。

中文译文:
积蓝色的雾霭在晚霞中逐渐散去,南方的山峦被夕阳照亮。
秋天的景色遍及丰镐,古代的怀恨之情融入到隋唐时代。
草木纷纷摇落,风烟渐渐变得模糊迷茫。
在旅途中的客亭,应该下马停留,把酒作为慰藉,安慰远离家乡的心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傍晚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以及咸阳道上的客亭,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往事的回忆。

诗的开篇,积蓝色的雾霭在晚霞中逐渐消散,南山被夕阳映照得明亮。这一描写展示出美丽而宁静的自然景色,同时也暗示了日落的时刻,使人不禁感到一种离别的情绪。

接着,诗中提到秋天的景色遍及丰镐,丰镐是古代秦都咸阳的别称。这里将秋天的景色与历史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过去的怀恋和思考。古代的恩怨和遗憾融入到隋唐时代,显示出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历史悲剧的感叹。

第三节描述了草木纷纷摇落,风烟逐渐朦胧。秋天是物悄悄凋零的季节,草木凋谢、风烟迷茫,这种景象与作者内心的离愁别绪相呼应,加深了离别情感的表达。

最后一节,诗人提到道上的客亭,倡导旅人下马停留,把酒消愁。客亭作为驿站,象征着旅途中的休息和安慰。作者借此表达了对远离故乡的旅人的同情和温暖,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的描绘,以及对离别、思乡的情感抒发,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经历的思考和对离别的痛苦感受。同时,诗中融入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旅途中的陌生者的关怀,展现出作者深邃的情感和对人世间离合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文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