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儿争放纸鹞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铭座六言二首》,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qún ér zhēng fàng zhǐ yào,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仄。
象防迹露埋齿,麝以香闻割脐。
群儿争放纸鹞,老子宁为木鸡。
()
群儿放纸鹞老子:〈名〉春秋末年老聃,即李耳。古代道家主要代表人物。相传《老子》(道家的主要经典)是李耳所作。
木鸡:《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曰:'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成玄英疏:'神识安闲,形容审定……其犹木鸡不动不惊,其德全具,他人之鸡,见之反走。'后因以'木鸡'喻指修养深淳以镇定取胜者。木制能飞的鸡。用以比喻呆笨或发愣之态。

《铭座六言二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象防迹露埋齿,
麝以香闻割脐。
群儿争放纸鹞,
老子宁为木鸡。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一些寓言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境遇和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通过象、麝、纸鹞和木鸡等形象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和权力的反思。

赏析:
这首诗词采用了六言绝句的形式,每首两句构成一个意象,呈现了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第一首:“象防迹露埋齿,麝以香闻割脐。”
这里象和麝都是指珍贵的动物,象代表权力和地位,麝代表财富和享受。诗中的象被比喻为留意隐藏自己的痕迹,而麝则是因为香味才引人关注。这表达了作者对于权力和财富的怀疑态度,认为追求这些东西会让人失去真实的自我。

第二首:“群儿争放纸鹞,老子宁为木鸡。”
这里的群儿指的是人们,纸鹞则象征着虚荣和追求表面光鲜的东西。而作者则表示宁愿成为木鸡,即愿意保持朴素和真实,不追求虚名和世俗的成功。这表达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整首诗词通过对象、麝、纸鹞和木鸡等形象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于追求和权力的思考。作者通过表达自己对权力、财富和虚名的怀疑和拒绝,强调了追求内心宁静和真实的重要性。这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宋代士人的儒家思想和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