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庭下三身正

出自宋代晁说之的《致仕後寄白莲然公》,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ā jiāo tíng xià sān shēn zhè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僧衣换却朝衣尽,知悔知非恐不任。
磬韵应怜持课罢,香销当识坐禅深。
芭蕉庭下三身正,蟋蟀床头百虑侵。
忆我白莲庵里士,几年消息亦沈沈。
()
僧衣:僧人穿的衣服,又名袈裟。
坐禅:佛教徒静坐思惟禅法。
三身:传说海外有国,国人一首三身。佛教语。说法不一。通常指法身﹑报身和化身或应身。乃成佛所证之果。
蟋蟀:昆虫,身体黑褐色,触角很长,后腿粗大,善于跳跃。尾部有尾须一对。雄的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吃植物的根、茎和种子,对农业有害。也叫促织,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床头:亦作'床头'。坐榻或床铺的旁边。床的一端。
消息:(名)①传出或听到的有关人或事物的情况:互通~|打探~。②特指报刊、电台等关于人或事物情况的报道:新华社~。

《致仕後寄白蓮然公》是宋代晁说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僧衣换却朝衣尽,
知悔知非恐不任。
磬韵应怜持课罢,
香销当识坐禅深。
芭蕉庭下三身正,
蟋蟀床头百虑侵。
忆我白莲庵里士,
几年消息亦沈沈。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晁说之致仕后寄给白莲然公的情景。诗人换下了朝服,穿上了僧袍,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和错误,担心自己无法承担责任。他听到了敲击磬的声音,感叹那些修行已经结束,体会到坐禅的深意。在芭蕉树下,他的身心都得到了净化,但在床头,蟋蟀的声音却让他百般忧虑。他回忆起自己在白莲庵的时光,多年来没有消息,一切都变得沉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晁说之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他通过对比朝服和僧袍、磬声和蟋蟀声、芭蕉树下和床头的景象,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变化和矛盾。诗人通过回忆白莲庵的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整首诗词以寥寥数语,传达了一种禅意和哲理,引发读者对生活、责任和内心追求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