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落千英过别邻

出自明代高启的《惜花叹》,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uán luò qiān yīng guò bié lí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惜花不是爱花娇,赖得花开伴寂寥。
树树长悬铃索护,丛丛频引鹿卢浇。
几回欲折花枝嗅,心恐花伤复停手。
每来花下每题诗,不到花前不持酒。
准拟看花直尽春,春今未尽已愁人。
才留片萼依前砌,全落千英过别邻
懊恼园中妒花女,画幡不禁狂风雨。
流水残香一夜空,黄鹂魂断无言语。
纵有星星在藓衣,拾来已觉损光辉。
只应独背东窗卧,梦里相随高下飞。
()
不是,花开,寂寥,花枝,停手,不到

《惜花叹》是明代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惜花不是爱花娇,赖得花开伴寂寥。
这句诗意呼应了标题中的“惜花”,表达了诗人对花朵的珍惜之情。诗人认为,珍惜花朵并不仅仅是因为花娇艳美丽,而是因为花开放时,陪伴着他的孤寂。

树树长悬铃索护,丛丛频引鹿卢浇。
这两句描述了花朵的保护和引导。诗人观察到花朵被细细的绳索保护着,花丛中的花朵频繁地吸引着鹿卢(一种鸟类)来浇灌。

几回欲折花枝嗅,心恐花伤复停手。
这句表达了诗人多次想要折下花枝来嗅闻,但又担心自己的行为会伤害到花朵,所以犹豫不决。

每来花下每题诗,不到花前不持酒。
这两句表明诗人每次来到花下都会题诗,而且他认为在欣赏花朵之前,不应该持酒,以免影响对花的真正感受。

准拟看花直尽春,春今未尽已愁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珍惜和不舍。诗人本打算一直观赏花朵直到春天结束,但他意识到春天已经接近尾声,这让他感到忧愁。

才留片萼依前砌,全落千英过别邻。
这两句描述了花朵的凋谢。诗人只留下一片花萼,放在原来的花砌上,而其他花朵已经全部凋谢,飘落在千英(指花瓣)之外,离别了邻近的花朵。

懊恼园中妒花女,画幡不禁狂风雨。
这两句描绘了园中的女子对花朵的嫉妒之情,她们用画幡遮挡花朵,但无法阻挡狂风和雨水。

流水残香一夜空,黄鹂魂断无言语。
这两句表达了花朵的短暂和无声。花朵的香气在流水中逝去,黄鹂的歌声也消失了,一切都变得寂静无言。

纵有星星在藓衣,拾来已觉损光辉。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光辉的怀疑。即使有星星附着在他的衣袖上,但当他捡起来时,他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光辉减损。

只应独背东窗卧,梦里相随高下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花朵的思念。他认为自己应该独自躺在东窗下,与花朵在梦中相伴,一起飞翔。

这首诗词通过对花朵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诗人对花朵的珍惜、对春天的不舍以及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思考。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人情世故和自身光辉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高启朗读
()